搜索 解放军报

万里海疆乘风破浪!一起感受舰艇部队水兵风采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2-09-06 07:07:02

战舰·战位

万里海疆就像起伏的诗卷,波峰浪谷间,新时代水兵搏击风浪、勇闯深蓝,挥洒着青春的诗行。在战舰的不同战位上,掌舵航行、导弹实射、反潜猎“鲨”……出色的水兵同心协力凝聚起过硬战斗力,为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奠定坚实基础。

本期聚焦东部战区海军舰艇部队的4名士兵。让我们心随战舰乘风破浪,一起感受水兵们在战位上苦练精兵、忠诚守护海疆的炽热情怀。

——编 者

17秒背后

【人物名片】马少利,海军资阳舰一级军士长,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马少利

碧空如洗,一阵急促的警铃骤然响起。资阳舰解缆启航,奔赴预定海域开展实弹射击训练。抵达训练海区后,主炮区队长马少利镇定自若地走上战位。短短数分钟,战斗动员、射前精度检查、弹药检查……整个射前准备过程一气呵成。

从发现目标,到第一发炮弹出膛,新舰员张柏伟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时间,仅用了17秒。

“响、连、准、快、狠,舰炮射击行不行,就看这五样!”海面上,硝烟还未散去。在战友们佩服的目光中,马少利轻描淡写地分享了自己的“五字诀”。

短短17秒的背后,是马少利24年的积累。新兵下连时,马少利被分配到某导弹护卫艇担任高射机枪手。这个战位,距离他梦想的主炮战位,还有距离。

颇有些不甘心的马少利,一边熟悉自己的战位,一边暗中观察战友如何操作主炮。

看久了,他还真看出点门道:“放着电动射击模式不用,为啥总用手摇操纵?”

面对马少利的“不识相”,主炮班长把他噎了回去:“电动射击模式故障率高,坏了你能修?”

听到这话,年少气盛的马少利开始坐不住了。他要来一张主炮系统电气分布图,一有空就在图上写写画画,研究主炮电气原理。

1年后,马少利如愿转岗,成为一名真正的主炮兵。在一次实弹射击考核中,班长休假不在,由马少利临时负责。机不可失,一向稳重的马少利,打算冒一次险:采取电动射击!

正式考核那天,马少利调校好各种参数,对准目标。炮响靶落,命中8发。初出茅庐的马少利“一炮走红”。打那以后,刚留队转改士官的他,便稳坐单位主炮业务“头把交椅”。

前几年,马少利所在单位迎来“小艇换大舰”的高光时刻。恰在此时,马少利服役期将满,由于编制原因,留队有些难度。

当时,有战友给他出主意:“你是业务骨干,去找找领导说说情,说不定这事就稳了。”

马少利听后,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半晌,他来了一句:“打炮稳不稳,我说了算;留队稳不稳,组织说了算。”

其实,大队党委对他留队的事一直非常关注。大队长当众表态:“马少利这样的同志,必须得留住,他是首批接舰舰员的不二人选!”

“接新舰,打头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份使命,成了马少利再次突破自我的强大动力。先进的国产新型舰炮,为他源源不断地注入了信心和胆气。

在接舰过程中,马少利经常向厂方提出“刁钻”的问题。在发现某系统设计存在改良空间后,他先后向厂方提出多项革新意见,其中有8项被定型列装。

如今,马少利不仅满足于把炮打准,还把目光投向了如何实现舰炮实战效能最大化的课题。围绕提升射击精度,他大胆提出某射击方法构想;为有效缩短炮弹装填时间,他编写了舰炮班战位实战化训练手册……一项项研究成果,正在他的梦想战位上开花结果。

“金牌舵手”

【人物名片】周伟,东部战区海军某导弹快艇大队三级军士长,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周伟

一张国字脸,两道剑眉,眼神泛着光,再配上那双厚实的大手,乍一看去,周伟仿佛天生就是干舵手的好料子!

当兵10多年,周伟一直铆在车舵专业,多次参加导弹实射任务,次次零失误,被官兵誉为“金牌舵手”。

那次,周伟随某型导弹快艇执行导弹实射任务。7级海况下,舰艇犹如一叶扁舟,在海浪中起起伏伏。艇长暗暗叫苦,如果没有数分钟相对稳定的航行状态,导弹正常发射将非常困难。

“是否上报编队指挥所,取消发射任务?”正当艇长犹豫不决时,周伟坚定地说:“艇长,我觉得可以。”说着,他撸起袖子,双手把牢舵盘,操纵舰艇在波峰浪谷间,寻找保持相对平稳状态的机会。

终于,周伟在风浪中稳住航向。机不可失,艇长果断下令发射。随着一声巨响,导弹拖着长长的烈焰,直扑目标。

任务归来,他们接到上级通报:同一海域,周伟所在艇导弹发射任务完成得最为出色。

“如果没有周伟,这种海况下将很难发射成功。”事后,官兵纷纷赞叹,周伟也因此“一战封神”,并在年底荣立二等功。

翻开周伟的荣誉簿,除了二等功,他还两次荣立三等功、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并被破格选取为高级军士……“周伟的成功,有没有秘诀?”在大队“首批接艇艇员故事会”上,主持人抛出了这个问题。

“没啥,就是一句话,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坐在嘉宾席上的周伟,看着台下众多年轻战友的面孔,坚定地吐出这句话。他的思绪,也随着这股青春的气息,飘回十几年前。

当时,刚刚下连的周伟,第一次随舰艇出海。他既兴奋又紧张,双手紧紧握住舵盘,手心都冒出了汗。“左舵××,右进一!”“航向×××,把定!”……狭小的驾驶舱内,操纵口令此起彼伏。周伟小心翼翼地操纵舰艇离开码头,驶入大海。

进入宽阔海域后,还来不及松口气,他的胃里便开始翻江倒海。风浪涌来,他实在忍不住,“哇”的一声,吐了一地。艇长扭过头,尽管没有说话,但周伟读懂了他眼神里的含义。

“操船的决不能晕船。”打那以后,只要不出海,周伟每天都到训练场练浪木、旋梯、滚轮等,不断提高身体抗风浪的能力。

两年后,某新型导弹快艇入列,周伟成为首批接艇艇员。那段时间,他白天上艇学装备,晚上钻研培训教材和图纸,把车舵的“五脏六腑”摸了个透。年底专业测试,周伟拿下第一名。

“作为舰艇的驾驶员,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操作武器,但我们手中的舵盘却关乎着舰艇航行安全,影响着武器装备效能的发挥,必须牢牢把稳把好!”10多年来,周伟先后为大队培养了10多名专业能手。如今,他们都已成为各艇队的中坚力量。

“离码头部署……离码头部署……”

黎明时分,接到紧急任务的导弹快艇,在周伟操纵下又一次驶向茫茫大海。

老兵从容

【人物名片】李步刚,海军南京舰二级军士长,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李步刚

宽阔的海面清澈湛蓝,朵朵白云缓缓飘过,倒映在如镜子般的海面上。波光粼粼间,一艘银白色的战舰徐徐前进,划出一道长长的航迹。

南京舰上,舰员们正在进行导弹实射前各项检查。指控室内,安静得可以听到电流发出的轻微“滋滋”声。

坐在台位上的李步刚,深吸一口气,左手托着指挥电话,右手握住鼠标,犀利的双眼紧紧盯着两块上下排列的显示屏,在信息变幻中搜寻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报告舰指,导弹发射准备好!”检查完毕,李步刚迅即报告。

“发射!”舰长李凡发出干脆利落的口令。李步刚身体前倾,右手拇指稳稳按下红色发射按钮。

“轰”……导弹点火出筒,如一把利剑,刺向海空。

得到命中目标的报告,舰长满意地点点头。每次实弹发射任务,只要有李步刚坐镇,他的心便踏实很多。

实射反舰导弹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发射失败。大多时候,李步刚就在自己的战位上安静地忙活着,不显山、不露水。可一到关键时刻,这名低调的老兵便显示出过人的专业技能。

那年深秋,李步刚随某型导弹驱逐舰执行实弹演习任务。射前检查过程中,系统突发故障报警。此时,距离导弹实射只剩不到半小时,能否及时排除故障,直接关系演习全局。

“李步刚呢?迅速组织抢修!”紧要关头,领导点将。

临危受命的李步刚开始了快速排查,并很快将故障锁定在某个松动的接线端。只见李步刚迅速拧紧端口、重启电源,报警果然消失。数分钟后,导弹成功发射。

回到战位,李步刚的内心未起丝毫波澜。执掌导弹发射多年,这样的场景对李步刚来说并不陌生。他觉得,这些年来最有挑战性的,就是那次近乎完美的发射。

几年前,李步刚所在的某舰艇参加实兵对抗演练,上级要求:满弹量发射。

满弹量,意味着要一次性齐射多枚导弹。当时,该型舰艇已服役多年,部分武器系统老化,全部成功发射的把握不大。

“保证完成任务!”李步刚翻阅任务方案后,二话不说,立下军令状。动员会一结束,李步刚立即带领全班人员逐项排查导弹系统故障隐患。

“5,4,3,2,1,发射!”几天后,数枚导弹拖着火舌喷射而出,准确命中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听到“发射”这个词,李步刚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浑身血液似乎都跟着沸腾起来。入伍20多年,他始终奋战在导弹发射第一线,执行重大任务近40次,成功实射导弹数十枚,无一失败。

“干事业,总需要一点激情。”李步刚常告诫年轻战友,每一枚导弹都是国家花大价钱造出来的;能成为这些高精尖装备的执掌者,使命神圣、职责光荣,“把每一枚导弹都打出战斗力,就是我们导弹兵最大的光荣。”

云飞浪卷中,南京舰再次驶入战斗航向,模拟发射某新型反舰导弹。接到发射指令,李步刚从容地按下发射按钮……

巧手入微

【人物名片】张兆坤,海军南阳舰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

张兆坤

南阳舰上,不少官兵路过鱼雷发射平台时,总能看见一级上士张兆坤弓着腰,仔细擦拭鱼雷发射管。一排发射管在荧光灯的照耀下光鲜锃亮,像一队整装待发的士兵。

张兆坤抹了抹额角的汗珠,直起身来,目光依次扫过6根闪闪发光的鱼雷发射管,仿佛刚刚检阅完自己的队伍,嘴角浮出笑意。

身高1米85的张兆坤看起来粗犷豪放,心思却非常细腻。舰上规定一天3次小扫除,可他总觉得不够,一有空便操起工具——哪里油打得不均匀,哪里落了点灰,哪里沾了点海水盐渍,他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时间长了,战友们忍不住打趣他几句:“我的‘大个儿’班长,这鱼雷发射管被你捯饬得比脸还干净。”

“这话我爱听,说明我保养到位!”张兆坤的回答里带着踏实。

去年春节前,舰政委姜伟伟专门为张兆坤所在的反潜班写了一副对联:“古有猛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今有大个儿管装,巧手入微”,贴在班门口。“巧手入微”,可谓是张兆坤工作特点的生动写照。

张兆坤的这双巧手,保养功夫到家,打仗功夫更是过硬。在前不久的一次演训中,他便给大家露了一手。

那天,结束演训任务的南阳舰在返航途中,突然接到上级指令:“敌”潜艇正位我当面海区活动,命令你舰加强搜索,寻歼“敌”潜艇!

一场猎“鲨”行动随即展开。声呐部位紧张作业,搜索水下目标。张兆坤也快速奔向战位,指挥全班做好鱼雷发射准备。正当声呐兵对可疑回波进行判定时,突然,一阵急促的声音传入张兆坤的耳麦:“鱼雷发射管无法正常充气!”

来不及多想,张兆坤摘下耳麦,立即奔向故障点。他瞪圆双眼,屏住呼吸,身体向前微探,一边听气流声音,一边在管道上摸探,迅速找到漏气点。

此时,按照常规排故方法拆管路、换垫片,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张兆坤灵机一动,找到某关键气阀迅速拧紧,隔断故障气瓶。鱼雷管气压很快恢复正常。

“对潜攻击,打击目标×××批,×舷鱼雷单射。”随着舰长一声令下,回到战位的张兆坤按下发射按钮。鱼雷出管跃入水中,快速驶向攻击目标。数分钟后,目标声呐回波信号消失。经研判,“敌”潜艇已被击沉。

亮剑战时,练在平时。自从分到反潜班,张兆坤便潜心研究装备,从学习原理到上手操作,从维护保养到技战术运用,他都努力学在先、干在前。有了什么新的操装心得,他从不藏着掖着,经常主动跑到兄弟舰艇传授经验。用他的话说:“有总比没有强,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雷达旋转、主机轰鸣……南阳舰又一次巡弋在海防线上。下更后,张兆坤拎起擦拭工具,又习惯性地来到鱼雷发射平台。在他看来,“这装备和人都一样,都得捯饬利索了,打仗才更有精神”。

作者:徐 巍 向黎鸣 孟印祺 张子轩

摄 影:张元虎 许 宸 曾范鹏 杜柯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