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突变,徒弟夺冠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李芊卓 冯 磊
比武在即,规则突变。
连续6年夺冠的师傅无缘赛场,毫无准备的徒弟临时出场,竟然勇夺冠军。
不久前发生的这件事,在海军航空兵某基地广为流传。
当时,基地组织岗位练兵比武。某场站航材股一级上士周来成对夺冠信心十足——在航空器材快速收发和干燥封存这一领域,他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
谁也没想到,比武前3天,场站突然接到通知:参赛规则由原来的指定选手改为随机抽取。结果,周来成没抽到,他带的徒弟杜英宁抽到了。
中士杜英宁来到航材股仅有两年,此前没参加过任何比武竞赛。但师傅周来成对自己这个徒弟充满信心,场站领导对杜英宁的实力也心中有底。
比武那天,杜英宁走进考场,从考官手中抽取考题。比武中,各种“意外情况”纷至沓来:刚刚找到货柜,就发现账物不符、计数文件不齐、器材外观损坏……每一个情况都很刁钻,非常考验航材保管员的应变能力。
“每一个器件都要按照航材收发程序处置,切不可一味求快……”杜英宁想起师傅的指点,静下心来认真核对账物。最终,杜英宁以高分夺得第一名,干燥封存用时还打破了师傅保持的纪录。
杜英宁不负众望!消息传来,场站官兵欢欣鼓舞。熟悉这个场站的人都知道,师徒接力夺冠的背后,是该场站近年来对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探索实践。他们引导官兵跨领域学习成才,在保障实践和大项任务中探索培养适合多型保障任务的“多面手”人才队伍。
初夏时节,记者深入采访该场站,解码他们的人才观。
解码一个场站的人才观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李芊卓 冯 磊
官兵展开对空通信车。冯 磊摄
官兵还是那些官兵,为何短短几年就从人才匮乏到人才济济
——每个岗位都能出人才,每项工作都能育人才,每个人都能成为人才
谈起如今人才济济的可喜局面,海军航空兵某基地某场站站长郭震既欣慰又感慨:几年前,情况可不乐观。那时候,人才屈指可数,完成任务捉襟见肘。
一次,场站组织飞行保障应急演练。面对接踵而至的“意外”情况,官兵们手忙脚乱,演练以失利告终。
“说到底还是缺人才!”讲评会上,有人说是因为老兵退伍后青黄不接导致的,有人认为是岗位缺编无法补充技术骨干形成的,还有人觉得一些岗位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没有进行合理分配……
那段时间,郭震常常夜不能寐。如何尽快培育人才,成为他和班子成员讨论最多的战斗力建设问题。
那年,他们执行某战机飞行保障任务,急需油料化验、汽车驾驶等多类人才。接到任务,场站领导压力很大,感觉人才储备远远不够。
没办法那就想办法,任务来了,硬着头皮也得上。没想到,还真逼出了一个好办法——针对任务部队保障需求,各保障单元采取“分批次协同保障、分机型伴随保障、分类别混合保障”等办法,竟高标准完成了保障任务。
胜利归来,该场站领导没有庆祝,却开起了反思会:为什么以前总觉得无人才可用?关键是没厘清什么是人才,场站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结果,在培养人才时,一味把“高精尖”作为标准,用这种人才观去培养人才,因而走了岔路。
观念一变天地宽。该场站党委鲜明提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工作,为推进场站保障能力作出突出贡献,就是场站需要的人才。
党委育人理念的变化,带来了人才培养新景观。“过去觉得只有少数尖子是人才,如今感觉人人都能成才!”郭震告诉记者,消防班班长刘子铭以前不服管不好管,但领导没有放弃他,不仅主动靠前做工作,还将他从驱鸟班调到了适合他的机械班工作。到新的岗位后,刘子铭很快展现出了组织能力强等特点,当上了副班长、班长。去年底,刘子铭所在班因完成任务出色,集体受到嘉奖。
“过去觉得特殊岗位才能出人才,现在发现每个岗位都能出人才。”战士陈本帅对此感触很深:作为一个普通电工,他10多次完成重大保障任务,被评为年度“保障之星”。
“过去一接到任务就找上级要人才,如今每项工作都能育人才。”气象台台长孙健介绍,为了在工作中培育人才,他们探索创新培养模式,由当日值班员任评委,其他预报员区分红、蓝两个阵营,针对掌握的数据阐述自己的观点,双方针锋相对进行对抗,有效锻炼了预报员的业务素质。
排长卢志贤毕业不到一年,就已达到独立值班水平,培养周期较以往大幅缩短。
如今,每个岗位都能出人才,每项工作都能育人才,每个人都能成人才,已成为该场站官兵的共识。近年来,该场站先后涌现出全军经费管理先进个人刘东昊、海军对空通信导航专业比武竞赛第一名刘银涛等10多名学习成才标兵。
战机充电作业现场。冯 磊摄
岗位如田,成才如耕,育人成才需要“深耕细作”
——岗位处处育才,工作时时育才,官兵奋发成才
一个曾经连电路图都看不懂的战士,竟成长为对空导航专业的技术大拿。
“我能有今天,多亏了场站的精心持续培养。”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战士刘银涛深有感触地说。
新兵下连,刘银涛被分配到该场站导航连。面对错综复杂的内部电路、种类繁多的技术参数,刘银涛顿时感觉“压力山大”。
那段时间,不服输的他天天加班加点学习补课。场站还专门挑选班长孙印川手把手教他。天道酬勤,他一步步成长为能够独立值班的技术骨干。
第二年,场站鼓励刘银涛报考军校。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习两年后,刘银涛捧回来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能力素质明显提升。此时,场站仍没有放松对他的培养。考虑到某新型指挥系统投入使用,机关特意挑选几名参谋和技师帮带他。
某新型指挥系统涵盖有线通信、雷达、气象、电台等模块,涉及10余种设备、数百条线路,刘银涛白天逐个线材梳理调试,晚上挑灯夜战学习充电……经过半年努力,他做到了对各类参数指标“一口清”。后来,刘银涛代表基地参加海军通信导航业务比武,一举夺得第一名。
连续几年培养,刘银涛终于成长为对空导航专业的技术大拿。谈及此事,该场站领导告诉记者,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育人同样如此,岗位如田,成才如耕,育人成才同样需要“深耕细作”。
育人成才不能一蹴而就。这些年,场站始终注重岗位处处育才、工作时时育才、持续培养人才,有效激发了官兵奋发成才的积极性。
这些天,战士周玉强沉浸在兴奋之中。回想自己从一名连队文书成长为“财务通”,并开发出某管理系统在全军推广的经历,周玉强特别有成就感。作为一个财务专业的“门外汉”,他勤学苦练,不到一年就自学考取了会计证,顺利拿到了上岗资格。
本以为这下工作肯定得心应手了,可周玉强很快发现,自己所学还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对此,场站推荐他到院校培训一年。周玉强不负众望,以全优成绩顺利结业,并考取了军队财务等级二级技师证,掌握了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多种业务技能。
学成归来,周玉强发现某结算系统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决心研发功能更强、涵盖信息更全、操作流程更简便的系统。在上级支持下,周玉强带领编程师、测试员、统计员全力攻关,终于研发出“某经费结算辅助管理系统”,被全军推广。
敢于“放人”,才能让人才充分流动起来
——在输送人才中收获人才,在舍得人才中汇聚人才
费尽心思培养出来的博士研究生,刚回来就被推荐到海军指挥学院任职。
在该场站采访,记者了解到,他们在精心持续培养人才的同时,还不断向外输送人才。
“为什么舍得‘放人’?”场站领导回答,敢于“放人”,才能让人才充分流动起来。
对此,博士研究生王帅辉感同身受。当初从军校本科毕业,王帅辉被分配到该场站气象台。不到一年,他就成长为单位骨干,被评为当年场站的“学习之星”。
第二年,王帅辉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当时,气象台领导心存顾虑:年轻人热爱学习,渴望继续深造提高业务能力值得鼓励,但场站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保障压力非常大,如果放开了考研的口子,会不会影响工作?
一边是保障压力大需要留人,一边是个人想出去深造,怎么办?场站党委研究后认为:人才是单位发展的根本,让官兵走出去得到更好发展,才能激励更多人才成长。
观念的变化带来了行动的转变。过去总觉得场站人才少、工作重,怕耽误工作,就连上级给送学指标都不敢要;如今,他们不仅积极完成,还主动抢着要送学指标。过去上级选人,他们总藏着掖着不愿放人;现在,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其他部队选调干部,他们都推荐最优秀的人才……
在场站党委态度鲜明的鼓励下,王帅辉不仅顺利读完了硕士研究生,还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前不久,海军指挥学院选调人才,王帅辉条件和能力都符合。场站党委虽然舍不得,但从战斗力建设大局出发第一时间推荐了他。
那天,全站官兵敲锣打鼓欢送他离开。看到这一幕,官兵们都说,是人才就有广阔的平台,大家学习成才的热情更加高涨。
结果,输送了一个人才,激励了一群人成才。
通信营营长黄润辉积极报名参加海军舰艇部队交流任职,气象台张小佩主动请缨到某基地执行任务……近些年,场站选送官兵培训100多人次,攻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9人,向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推荐交流官兵23人,结果不仅没影响场站建设,还在输送人才中收获了人才,在舍得人才中汇聚了人才。
几年前,参谋许连杰还是场站汽车连一名战士,因工作成绩突出、能力素质过硬,被保送入学,实现了从士兵到军官的转变。
毕业归来,许连杰牵头研发以智能管控、智能查询、智能服务等为支撑的“智慧营区”系统,使营区生活秩序更加正规,为场站精细化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去年底,他的成长经历还被作为教育素材,搬上了新兵教育课堂。
人才建设蒸蒸日上,战斗力建设水涨船高。近年来,该场站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所属12个基层单位被评为“四铁”先进单位。
以用为本育英才
■周东滨
习主席指出,要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坚持以用为本,精准高效配置军事人力资源,确保人才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能。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基层岗位的专业性、技术性越来越强,不仅对官兵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官兵成长成才创造了更多机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才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特定人群的专利。对于基层官兵而言,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身处什么岗位,只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都能成为各个领域的行家里手、骨干人才。
评价人才,不能简单地以手中装备是否是“高精尖”、从事工作是否是“高大上”作为标准,更不能简单用高学历、高职称划线,而是要用工作实绩去衡量,用对战斗力的“贡献率”来判定。有的领导常常感叹人才奇缺,其实未必。“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一个单位,就算缺少顶尖人才,但可供使用和值得培养的人才总是有的,能否具备正确的人才观,显得尤为重要。
观念一变天地宽。思维的破冰、理念的破茧、惯性的破除,才能实现从“无才可用”到“人才辈出”的蜕变。人才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只有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积极为基层官兵搭建施展抱负的舞台、提供增长才干的空间,使人人都有成才的目标,行行都有成才的价值,才能创造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喜人局面。
基层是育才的沃土,岗位是成才的摇篮。官兵能否成长为人才,一靠个人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在当前部队各项工作任务愈加繁重的情况下,加紧人才培养、加速人才成长,不但要做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同时还要积极挖潜,努力让更多官兵成为“多面手”。
作为一级党委、一任领导,需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在人才培养上想针对性的办法、用有实效的招数。我们要具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让广大官兵在火热军事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如此才能发挥基层育才、岗位成才的最大效益。
培养人才应具有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舍得把人才放出去,可能会给所在单位带来一时之失,但从长远来看则会对单位建设大有收益。正所谓“良木择地而繁荣,名花适土而独秀”,人才只有各得其所,才能各显其能。培养的人才离开了,表面上看好像单位失去人才,但从大局来看,却是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常言道,部队是一个大熔炉。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只要坚持把每项任务作为人才淬火加钢的机会,把每个岗位作为人才锤炼锻造的场所,部队育才成才的“炉火”定会越燃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