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年轻海军军校学员在最美的青春年华与大海相遇,与军舰相遇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枭 刘圭友 发布:2022-06-14 07:19:31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遇“舰”,在大海上

■陈 枭 刘圭友

初夏,黄海某海域浪花翻涌。霞光透过海天间氤氲的薄雾,照耀在海面。互为“对手”的江门舰和肇庆舰,像机警的猎人一样静静游弋,耐心搜寻海上、水下的“猎物”。

这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18级舰艇航海(航通)指挥专业学员毕业实习的一幕。一场全程由学员操作指挥的“铸剑深蓝-2022”海上实兵对抗演练,让这个初夏的清晨弥漫着紧张。

对抗演练中,两舰作战指挥室、驾驶室和海图室内,一派忙碌。学员们按照作业分组,模拟担任舰长、航海部门部门长、导水部门部门长等职务,全员额全要素全方位融入舰艇指挥链路,有条不紊地指挥舰艇调整航向、判断战场态势、下达指挥口令。

这群年轻的海军军校学员,在最美的青春年华与大海相遇,与军舰相遇。

上图:学员组织战斗操演;左图:学员观摩编队纵向补给训练。陈佳楠摄

驾驶室内,倾斜仪的指针在左右10度间随着海浪有规律地来回摆动。

突然,飞溅的涌浪拍在舷窗上。学员王一帆本能一闪,额头上瞬间冒出虚汗。

这不是王一帆第一次随舰实习,却是她晕船最厉害的一次。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第一任职岗位的“准军官”,王一帆对这次毕业实习有着自己的期待。她既想给4年大学生活画上圆满句号,更想再一次以一名年轻水兵的身份读懂父亲。

王一帆的父亲是一名“老海军”,也是她的“老学长”,在舰艇部队一干就是30年。

特殊的成长环境,让王一帆对大海、军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在她看来,大海、军舰是她成长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填报高考志愿时,王一帆果断选择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她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重走父亲的“航迹”。

随着舰艇摇晃不断加剧,晕眩、恶心、呕吐紧随而来……难受不已的王一帆心里在想,当年父亲是怎么克服晕船的?

此刻,王一帆扭头看到,常年在海上生活的舰员们在大风大浪面前,也会面色发白,眉头紧皱,却不曾离开战位半步。这一瞬间,王一帆仿佛看到了昔日父亲挺立战位的坚定背影。

过去,王一帆总会因为缺少父亲的陪伴而不理解父亲。这一刻,王一帆懂得,那个不知道被自己埋怨过多少次的“老海军”,是在坚守自己的战位,扛起一名军人的责任。

读懂了父亲,王一帆满满斗志。她一手拿着呕吐袋,一手拿着平行尺,继续和同学们进行战斗海图作业。

海上实习训练结束前,王一帆将一首自创短诗转给父亲——

“启程时是不同的身份,却终究走向同样的终点。孩提时记忆涌现,是对未来的承诺,也许深蓝是你我心中,亘古不变的矢志不渝。”

与王一帆不同的是,这次毕业实习是学员吴乔的“首航”。

在吴乔眼中,这片海,是梦想的见证。

吴乔从小对大海充满向往。2019年大学毕业后,吴乔参军入伍。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年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成为同届学员中唯一一名“迷彩绿”。

从“迷彩绿”到“浪花白”,吴乔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上军舰驰骋大海。

服役期间,只要有时间,吴乔会通过各种媒体关注海军动态,了解相关知识。一次,他听别人讲述跟随舰艇出海的经历,更激发了他驰骋大洋的无限遐想。

第一次随舰出海遇到如此恶劣的海况,吴乔虽然有些措手不及,却难掩兴奋。在他看来,大海充满未知与挑战,同样也可以孕育机遇与希望。

吴乔有自己的“时间延长法”。各个战位间,时常能够看到他奔走的身影。他吃饭时在学、休息时在学,上课时还要想尽办法跟上教员节奏,向舰员请教,与同学研讨。吴乔说:“与同学相比,落下的‘航程’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追回来!”

深夜,吴乔难以入眠,那种随舰出海的兴奋感还在心头跳跃——明天依旧是全新的一天,向海求知,充满挑战。

第一场战斗操演下来,学员黄誉政有点懵了。

操演开始,各个战位口令接踵而来,各种战情接二连三。坐在“舰长”指挥台位上,黄誉政感到大脑判断的速度远跟不上信息接收的速度,甚至出现了“大脑一片空白,五指不听使唤”的“宕机”状态。

小组中,“航海部门部门长”“测报手”等其他组员,也遇到了相同窘境。最终,在副舰长郭炳楠的指导帮助下,他们才勉强完成这次战斗操演。

初次复盘时,黄誉政和组员们将失误单纯归咎于“口令掌握不熟练”。然而,在后续战斗操演中,他们将各种协同口令倒背如流,但各种问题依旧层出不穷。

“机械复诵口令练不出打仗本领,实战化训练更不是纸上谈兵。只有深入思考,进入战情,才能练就过硬本领。”郭炳楠的训练讲评,让黄誉政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实战意识和战术思维,平时像打仗一样训练,才能像训练一样去打仗”。

这一次,黄誉政不再满足于一份份方案的熟记和一张张操演协同表的复诵。他尝试更深层次地理解认识舰长岗位以及职责。

如今,如何指挥舰艇“隐蔽接‘敌’”成为黄誉政潜心研究的课题。

渐渐地,黄誉政和组员们对于如何共同拟制一份导弹攻击方案有了自己的心得。这份方案,必须要经过组员们互换“战位”审视才能“过审”。他们甚至还拉着别的小组成员站在“对手”的角度对方案挑刺。

“作为一名未来海上指挥员,我要不断增强全局观念和团队意识,努力提升对战场态势的研判和作战全局的掌控能力。”经过战斗操演,黄誉政找到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舱壁上的船钟已指向深夜,炊事班里飘来夜餐的香味。

教室里,黄誉政和组员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明日的训练方案。

“越是艰险越向前。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证明自己!”海上实兵对抗演练前夜,黄誉政递交了一份请战书。

“成为一名合格的舰长,还要走多久?”黄誉政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但是,他和同学们热血相约,看谁最先当上新型主战舰艇的舰长。

学员田一喜欢记录数据。

“报告舰指,全舰备便。”穿戴好全部战斗装具,站在海图桌前的田一深吸一口气,用心记录组成员的报告词。战斗警报拉响,他和舰员们一同奔向各自战位。田一在心里算了一下,这一次,全舰备便时间比上一次快了5秒。

田一认为,数据的变化,体现了他们战斗能力和作风的提升。

“准备测定目标运动要素,预备——测!”

测报手不断通报目标的方位、距离,田一在心里不断计算着目标的位变率、距变率,我舰和“敌”舰的态势图已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海军官,必须对数据足够敏感。

在田一眼中,舰艇的航向、航速,目标方位、距离等数字,并非枯燥的数据,更像是跳动的音符,灵动而具有生命力,与颠簸的舰艇协奏出一首战斗交响曲。

右手的分规飞快地转过一圈,笔尖已轻盈地落在舰操图上。

一转,一点,一线过后,田一测报的目标运动要素误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航海部门副部门长顾蕴衡当即给了他“100分”。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这个“100分”背后,是田一画花了的百余张舰操图,用坏了的10多个分规。

“4天3夜的海上实习训练,战斗操演42次、战斗海图作业38次、方案推演16次、定点抛锚6次、晕船2次……”

在田一的实习记录本上,每一组数据都是他成长的真实写照。这次出海,田一最大的收获不是晕船后没有“倒下”,而是“参加操演的次数越来越多,‘挨批’的次数越来越少。”

“数据从不说谎,”田一兴奋地说,“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接近一名合格的航海军官了!”

学员张硕更喜欢用镜头记录画面。

在张硕的镜头里,每一张照片都是战友们成长蜕变的标本,从中可以体味到“拔节”“蜕变”过程的酸甜苦辣。

张硕翻看实习之初的镜头画面,战友们和自己一样,都是攥着拳头、表情紧张。张硕知道,大家有本领恐慌,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岗位。

从港岸训练到海上训练、再到海上实兵对抗演练,经过长时间多批次高强度的训练淬炼,同学们有过挫败时的懊恼,有过疲惫时的浮躁,也有过焦急时的争吵。

这时,张硕镜头里的影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同学们普遍黑了、瘦了,书生气少了、水手气质多了,时常能抓拍到会心的微笑、开怀的大笑。

张硕懂得,海上训练虽苦,但是“上舰值得”,每一次拼尽全力换来的都是加速成长。

“开火!”随着舰艇指挥员一声令下,一发发炮弹呼啸而出,刺破黎明的海雾,直奔目标。

“弹着好!”江门舰海图室内,同学们放下手中的铅笔和分规,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次主炮对海射击训练的战斗航海保障工作,全部由张硕所在小组独立完成。

张硕赶忙抓过身边的相机快速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个精彩瞬间,记录下这个见证他们努力与成长的重要时刻。

离舰时,张硕的手里多了一张合影照片,那是舰上赠送给他们的“全家福”。

回想着航海部门副部门长顾蕴衡的临别赠言——“你们是我带过最棒的学员”。张硕嘴角微微上扬,在照片背后认真写下一句话:

“青春气贯长虹,勇气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

责任编辑:于雅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