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亚丁湾上,海军某修理厂雷达车间军工人擦亮战舰"千里眼"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周演成 雷 彬 金贤斌 责任编辑:姬彩红
2021-01-15 07:09:38

擦亮战舰“千里眼”

——感悟海军某修理厂雷达车间军工人的时代担当与报国情怀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周演成 通讯员 雷 彬 金贤斌

雷达车间员工对某型雷达天线进行维护保养。顾桥红摄

落日余晖映射在亚丁湾海域,好像给这片蓝海涂上一层泛光的油彩。海面上,中国军舰一路为过往商船护航;舰舱内,工程师梅广辉紧盯雷达屏幕,不时记录相关参数。

数千海里之外,南海某军港正值午后,即将执行海上任务的某型舰艇进行出航前的最后准备。雷达保障人员周大海爬上桅杆顶部,顶着烈日进行天线检修,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不同任务现场,活跃同样的身影——他们来自海军某修理厂雷达车间。自成立以来,这个车间一代代军工人秉承“乘风破浪卫海疆,永葆战舰千里眼”精神,在人民海军挺进深蓝的历史征程中,留下一个个战风斗浪的传奇故事。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海军编队护航、中外联演、海上搜救等伴随保障任务。一个小小的车间,为何能涌现出这么多过硬的维修人才?探访这个“小车间”,记者感受到,车间几代人接续奋斗60余载,他们的过硬实力源于厚重的文化底蕴,工匠精神、报国情怀在一名名军工人身上得以体现,并薪火相传。

眼光放远一点,更能发现制约装备战斗力生成的难题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军工厂雷达维修设备相对落后,许多技术领域常常受制于人,备品备件短缺、维护成本高昂,一度成为工厂的“老大难”问题。

牢记为军服务使命,老一辈军工人白手起家,在缺少经验和设备的情况下,集智开展技术攻关,立足现有条件一次次完成重大保障任务。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那些刻着岁月痕迹的老旧舰艇被送进了博物馆。今天,一艘艘先进战舰、潜艇接连服役,成为守护祖国万里海疆的“钢铁洪流”。相对应的是,雷达技术也更加先进、修理更加复杂,倒逼着雷达车间修理人才在装备的迭代升级中加速成长。

某型雷达系统复杂、作战效能高、修理难度大,列装部队后偶尔会出现棘手故障。当时,修理雷达上的一块关键面板费用很高。“装备如此娇贵,万一修坏了怎么办?”在诸多质疑声中,车间工人们顶着如山压力,将雷达天线整体拆下,一条条线路排查、一个个数据对比,终于查明故障点,重新组装后,雷达技术战术指标恢复正常。在这次胆大心细的有益尝试中,工人们总结出了一套可靠成熟的维修工艺方案,为以后维修同类故障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乘风破浪卫海疆,永葆战舰千里眼。”走进车间,门厅墙壁上的两行大字标语赫然映入眼帘。该车间主任汪铭东介绍说,这句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精神,必须深植每位员工的心底,成为一种日常习惯,延伸到工作的各个环节。

说起车间的发展历程和奋斗轨迹,在汪铭东如数家珍的讲述中,出现最多的也是这四个字——“乘风破浪”。

汪铭东说:“‘乘风破浪’代表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每名军工人的精神内核。”

汪铭东在雷达装备教学、科研和技术保障一线工作了22年,不仅参与了多种新型雷达保障工作,还创新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新思路新手段……

“雷达保障工作不只是调电路、修配件那样简单工作,眼光放远一点,更能发现制约装备战斗力生成的难题,这些都是我们聚力攻关的方向。”汪铭东说,赶上人民海军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每一名军工人都要主动接受时代的挑战,在时代浪潮中“破浪而行”。

一个个绰号,既是标签也是“勋章”,代表着部队官兵对军工人的认可与信任

那一天,是车间高级工程师罗俊华人生的“高光时刻”。

2015年4月28日,罗俊华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坐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罗俊华感觉一切像是做梦。1989年,他顶着国防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光环来到车间,却在保障任务中多次“碰壁”。

发现学历并不等于能力后,罗俊华决定沉下心来,扎根修理一线学习实践。

这一“扎”就是30年。

30年间,罗俊华先后参加了海军编队护航、中外联合军演、叙利亚化武护航等重大任务,攻克了数型雷达各类技术难题,成长为业界知名的雷达维修专家。

去年,车间工程师梅广辉参加部队组织的一场装备保障演练任务。演练中,某型雷达“发生故障”,梅广辉快速排查,成功找到了“故障点”。但雷达天线位于主桅杆两侧,位置高、空间小,平台只能容纳一人且无护栏,在高航速、大风浪条件下修理难度极大,自身安全存在很大风险。梅广辉克服种种困难,连续高强度工作,最终将“故障”成功排除。

看着梅广辉从桅杆上慢慢爬下来,大家长舒了一口气。事后,梅广辉说:“岗位就是战位,守护好雷达正常运转是军工人的职责所在。和官兵一起出海,军工人也是战斗集体中的重要一员。”

与梅广辉一样,这些年,车间技术人员的“战位”随着军舰的航迹不断延伸,许多人都经历了职业规划之初不曾预想的人生轨迹——远航训练全程保障、实兵演练临机抢修,技术水平和能力在诸多急难险重任务的磨砺中得到了提高。

经历多了,车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独特的绰号:“手术刀”龙俊兴、“一表通”李军、“雷达铆钉”梅广辉、“维修圣手”周大海……

这些绰号大多出自舰艇官兵的口中。雷达装备技术含量高、涉及专业广、修理工程量大,在各类任务保障和临机检修过程中,车间技术人员总是能给官兵留下深刻印象。除了这些,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号——“战舰外科医生”。

在汪铭东看来,车间技术人员的一个个绰号,是他们身上的独特标签,也是授予长期以来坚守雷达保障一线军工人的一枚枚特有的“勋章”。

初心不变,精神传承带动“后浪”翻涌

工程师梁曙光工作已经有40多年,大家亲切地称呼他“老梁”。

记者来到车间时,职工们正在开展业务交流。讲起雷达保障经历,老梁一板一眼,沟壑纵横的脸上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

“老一辈军工人也是在艰苦环境下创业的,我们现在条件好了,能干的事更多了。”作为该领域修理专家,老梁常年铆在修理一线,攻克了一系列雷达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

此次负责接待记者的人是老梁的徒弟王艳伟。记者的到来令他十分高兴,他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起车间的职能定位和发展理念,讲到具体的装备、任务、人物和事件时,他总是一副激情澎湃的样子,活脱脱一个热血青年。

这种“热血”由来已久。从院校毕业的第二年,王艳伟就孤身一人执行某岛礁雷达安装和调试任务。

前几年,某型雷达天线需要离舰分解修理,这在国内尚属首次。王艳伟带领团队大胆创新、日夜奋战,仅用1个月时间就撰写出相关《作业指导书》,攻克了一系列工艺难题,受到部队官兵的好评,擦亮了工厂的“金字招牌”。

“敢想敢干,不惧挑战。”近年来,王艳伟完成雷达抢修任务800余次,参加演习保障任务30余次,在诸多任务中勇挑重担。大家都说,王艳伟是车间的“开路先锋”。

看着王艳伟不断“乘风破浪”,老梁由衷地感到欣慰:“未来战争是快节奏、高强度的力量比拼,更是人才与科技的较量。军工人的精神赓续,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催化剂’。”

60多年,大约等于三代人的青春。当年,老师傅就是这样带着年轻的梁曙光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如今,青丝变华发,老梁仍在车间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精神传承带动“后浪”翻涌。王艳伟说,他现在也开始带起了徒弟,不久后,又会有更多的“开路先锋”冲锋在部队保障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