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小汤山到火神山,妻子给丈夫的视频寄语让人动容

来源:当代海军 作者:王丹琳 方梅兰 发布:2020-02-05 13:40:26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2003年,张英随医疗队

奔赴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疫情

17年后,张英的丈夫李文放

除夕夜奔赴武汉疫情一线

在家留守的张英对丈夫李文放

虽有忐忑,但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励

请点击观看

张英给丈夫李文放的视频寄语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在这1400名医护人员当中,张英的丈夫李文放就是其中一员。

李文放教授进入ICU工作

而17年前,张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随医疗队出征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疫情。

“穿了22年军装,我深深明白该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军嫂”。

所以即使父母年老、两个孩子年幼,她依然义无反顾支持丈夫奔赴武汉。

2003年小汤山医护人员合影,二排右二为张英

2003年张英在小汤山工作照

张英,1992年入伍,2014 年退役,曾是军队医院骨科的一名护士长。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张英随医疗队奔赴小汤山医院抗击疫情。在那里工作了40多天。她表示,17年前了解疫情的途径远没有现在多,当时只知道是危险的,其他也不甚了解,但是作为军人,作为党员,作为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你必须迎面而上,没有退路!因为你的退路可能就是病人的“不归路”!所以她特别理解老公第一时间请战出征。

李文放教授和妻子孩子在一起

“医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对病人的救治至关重要”。

也正是因为有了小汤山的战斗经历,张英比一般人更了解疾病的凶险、传播途径的可怕、疫情的严峻。面对今天的病毒,她表示自己也恐惧,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公一定要平安回来”,每次通话都要叮嘱丈夫做好防护。

“我们每天都会视频,我特别愿意听他讲在医院和宿舍发生的事,我要帮他从中发现是否有防护漏洞。”张英成了丈夫的远程顾问,她告诉丈夫自己在小汤山的一些经验,比如外出服不穿进房间、吃饭要分开、不能互相串门、在一起开会(室内)要戴口罩……

令张英放心的是,医疗队的防护工作做得很仔细。

17年,从小汤山到火神山,这对夫妻践行着医生的职责和军人的使命。

向你们致敬!

责任编辑:杨晓霖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