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来源:中国网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12-29 16:31

中国网讯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近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博士(Dr Gauden Galea)接受中国网记者的专访,他表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成就显著,中国的成就将决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博士(Dr Gauden Galea)

中国网: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您如何评价中国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高力:我认为中国在医疗卫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预期寿命从60多岁增至70多岁 ,平均增长率居高不下。这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源自于婴儿死亡率的降低,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能够在早期存活下来,平均寿命就会增加。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一直在加大投入,尽力降低产妇死亡率,进而从总体上提高预期寿命。更重要的是,活到一岁的儿童人数显著增加,在早期,儿童死亡率高达千分之三十五,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降低至千分之七。如果继续上升,将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极大增长。

还有中国的医疗服务,大约95%的人现在都享有医保,80%以上的人能在15分钟以内抵达医疗机构,及时获得基础护理和紧急护理。医疗费用虽然还未做到百分之百报销,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老百姓无需全额负担,一般来说,他们自己需要支付的比例甚至不到30%。

从经济保障的角度来说,世界卫生组织希望这个比例可以更低,在15%到20%之间,甚至更低。但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相比之前,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因此,总的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记录。

同时,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这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如何满足对老年人长期照护的需求,解决独居老人现象,以及控制传染病等问题。虽然疟疾等传染病大大减少,即将被人类消灭,但人们依旧会受到一些慢性非传染病的折磨,例如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癌症等。随着年龄增大,这些问题会更加普遍。所以,虽然平均寿命增加了,未来我们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中国网: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国之一,您怎样看待中国在全球卫生事业中发挥的作用?

高力:我们为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渊源感到自豪。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管理中发挥着日益显著和直接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中许多高级别职员皆来自中国。此外,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执行委员会以及世界卫生大会。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为世卫组织的工作做出了直接的贡献。

不久前,就在我任职期间,离这次采访还不到一年,中国直接向世界卫生组织捐赠了专项资金,用于抑制埃博拉疫情,并派遣人员前往受灾地区进行支援。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了中国第三支紧急医疗救援队,他们将根据我们的要求,被部署于疫情蔓延的地区,或急需紧急医疗救援的地区。我们发现,通过南南合作,中国与大湄公河区域以及非洲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极大地促进了非洲各国的发展。我们还看到,通过各种项目与自身的积极参与,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伙伴,而不再只是受惠者。

中国网: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主要在哪些领域开展项目合作?

高力:我们确实有许多领先的项目,而且现在还在开展持续的合作。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中国作为紧急救援队伍的典范在全球卫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国还携手世卫组织,将自己在健康领域的成就与知识向其他国家输出。此外,中国在加强烟草控制方面,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在疾病控制领域,我们与国家以及地方的合作伙伴联手,力图控制烟草这一重要风险因素。

此外,有一点公众可能不知道,但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那就是中国在控制高血压方面做出的贡献。高血压就是指血压高,是中风的主要原因,也是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发对应的医疗方案、培训与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惯例。虽然我们知道如何从个体层面应对高血压,但如果想要更显著的成效,还需要在群体层面去寻求解决方案。

另一个领域是卫生体系改革。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国家基本医疗卫生的立法达成合作。我们将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如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或是高度发达的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在众多实例中鉴别出最适合中国的道路。

其他方面还包括卫生城市的创建。我们认识到:当一个国家有14亿人口,且越来越多的人口正在涌入城市,超过一半人口已经定居城市的时候,很多解决方案并不能立即在国家层面执行。因此,地方政府有责任去创建卫生的居住环境,为当地群众谋福祉。这些都只是关键领域的一些例子,时间有限我就点到为止。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应当如何携手打造“健康丝路”?

高力:很高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我们在日内瓦的总部会议,并签署了关于“健康丝绸之路”的谅解备忘录。“丝绸之路”是一个非常能引起共鸣的名字,呈现了几个世纪以来文化与贸易交流的图景。新的“一带一路”倡议也让我们为之兴奋,因为它开创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人类发展投资。因此,我们非常希望其对健康领域能产生积极的、明确的影响。

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这方面的迹象,例如南南合作、世卫组织与中国就“一带一路”倡议和卫生开展的对话。事实上,我们的总干事谭德塞博士于2018年9月会见了副总理孙春兰。我也有幸出席了会见,在会见中,双方一致认为应在2019年再次开展对话,就“一带一路”的引领作用、投资进程,及其对健康领域的影响进行讨论。

目前,所有的投资对健康领域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人将互联网技术从中国出口到另外一个国家,这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但也会对贸易产生影响。因此,世卫组织希望,中国大力出口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电子技术或其他技术,因为评估显示,它们对于健康领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上述投资将会最大化地促进健康的发展。这些都很重要,都会对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人员交流、奖学金和培训等。所以,我们现在满怀希望,我们也看到中国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网: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您有什么寄语?

高力:新时代让我着迷。在过去的40年中,我们创造了始终充满希望的一代人,经济也在逐年增长。人们总是期望今年比去年更好,明年比今年更好。这一期待贯穿于我与前同事和广大民众的互动中。

我希望中国继续以充满希望和乐观的态度,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其他国家一同继续参与联合国等多边进程,审视其投资对于其他国家健康发展的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影响。此外,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驻华代表,我不仅关注外部的影响,也很高兴看到,中国在医疗改革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希望它能按照现有的轨迹继续向前迈进。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取得了许多进展。随着技术的发展,系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健康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国成就更将决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网: 谢谢您!

高力: 非常感谢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