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瑞敏,1949年1月出生,山东莱州人,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顺应改革发展形势,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带领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集团。
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改革先锋”获奖证书的时候,我汇报说:“感谢总书记,这不仅仅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所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鼓励。”总书记说:“这是党和政府对你们的肯定、期许和鞭策。”
亲切关怀,殷殷重托。回想海尔集团34年创业创新历程,我心潮澎湃,体会至深。
海尔集团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我临危受命,沿着唯一一条通向工厂的泥路,踏入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衰败的大门。这一年,已经有三个厂长辞职了,我是第四任厂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图片由海尔集团提供

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电冰箱总厂破旧的车间与设备。图片由海尔集团提供
到任伊始,为了整顿生产秩序,我们制定了13条规章制度——《青岛电冰箱总厂劳动纪律管理规定》,贴在工厂四周的墙壁上。其中第10条规定是“不准在车间里大小便”。今天,很多人看到这些规定都会觉得好笑、不可思议。但当时,恰恰是这些规定,让厂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13条管理规定。图片来源:齐鲁网
也正是在那一年,青岛电冰箱总厂从德国利勃海尔引进全套设备和技术。我第一次到德国去考察,也第一次见识了真正的工厂。让我感到震撼的,不只是他们的自动化技术,还有他们工厂中多达1942条的标准,每个工人都异常认真,每个工位都力求尽善尽美。
除了我们,当时还有两家企业与利勃海尔有合作,一家在武汉,一家在杭州。武汉那家后来被兼并了,杭州那家不知所踪。而我们是唯一一家逐条消化那1942条标准并转化成我们自己的标准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