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共话三农丨从普惠到精准 2020年确保让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来源:央视网作者:魏利洁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11-22 17:42

央视网消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减贫进程波澜壮阔,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扶贫成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扶贫开发工作在这几十年的不断摸索与研究中,从最初的普惠性政策措施,发展到现在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剩下的30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奠定基础,也给其他国家的扶贫减贫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借鉴到被借鉴 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经验

改革开放初,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由于是在起步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借鉴学习了很多国际的经验,比如世界银行收入贫困的概念“恩格尔系数”,采用收入的方法来确定我国第一个贫困标准,1986年国家以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为贫困线,确定了331个国家级贫困县。还有日本落后区域整体开发、孟加拉先存银行、印度“以工代赈”……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都有所借鉴。

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积极探索、顽强奋斗,在扶贫机制、内容、方式、考核等方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脱贫人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五年来,农村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年均减贫1370万人,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经验。

“中国几亿人脱离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这个成就了不起!”“中国的扶贫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取得了令世界赞叹的成就。”“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国家书写中国这样的成功故事”……这是近日在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与会外宾对我国扶贫成就的盛赞。

抓住精准要义 向深度贫困地区尽锐出战

当前,中国还有3000多万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所以脱贫工作更不能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的形式。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要取得这场攻坚战的胜利,必须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接下来的扶贫工作,要抓住精准要义,拿出“绣花”功夫,打出一套精准组合拳,全力以赴消除绝对贫困问题。

各贫困地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6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的《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方案》中要求重点开展六大活动(工程),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提供了政策支持,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补充,今年年底我国将完成870万人的搬迁建设任务,将实现“十三五”建设任务的“大头落地”,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政策方向和框架,既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又增加了贫困人口就业收入;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四川谋划的“4+10”工作体系、南疆四地州实行的15年免费教育等多地采取措施以实现贫困人口永久脱贫;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自2017年起,新疆每年安排20亿元,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兜底保障,现在新疆32万名兜底脱贫对象已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精准”便是我国减贫经验中的要义,因此下好“精准”这盘棋在接下来的脱贫工作中至关重要。各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才能全面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