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新机遇”论坛举行
——中外嘉宾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新路径
中国军网乌镇11月8日电(记者孟凡璐 杨凡凡)“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11月8日下午,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新机遇”论坛迎来众多重磅中外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新一轮的发展方向。
就在不久前的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要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致辞中表示:“融合应用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新空间。我们应该坚持创新驱动,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产业互动,拓展融合空间;坚持需求带动,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制度规范,营造健康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当前大数据促进了概率计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人工智能的双刃剑特征会愈演愈烈,需要从法律、技术各方面扬长避短。”
“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能够并存该怎么做?必须用一个负责的态度才可以。”阿联酋人工智能部部长奥玛尔·宾·苏丹·奥拉马在论坛发言中这样谈到。
对于这个问题,论坛嘉宾李彦宏认为,未来这几年会迎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峰。为迎合这个潮流,李彦宏谈到,“人工智能我们能够做的非常多,我们很希望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同努力,让人工智能早日进入各行各业,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为我们的生产提供更高的效率。”
在“融合发展的升级路径”的尖峰对话中,论坛嘉宾赵明带来了Magic人工智能概念机。他谈到:“在碰撞和争议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向前发展。如果大家都把自己划地为牢,这种人工智能是缺乏云端知识的,是很难进化的。只有产业和整个生态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让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
在《未来简史》一书中,作者为人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人工智能从你出生那天就认识你,读过你所有的电子邮件,听过你所有电话录音,知道你最爱的电影……”
“服务比人好,成本比人低,不要把人工智能变成玄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做一点点有用的事情,对这个行业有推动,这是我想干的。”在“落地应用的务实推进”的尖峰对话中,论坛嘉宾傅盛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他的观点。
谈到愿景展望,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凌晓峰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的非常快,但仍存在不少泡沫。人工智能要尽快尽好扎扎实实地落地,不然人工智能现在在高峰,很可能会出现一次低谷。“人工智能已经有过两次高峰和低谷,我希望不会出现第三次低谷。”
论坛嘉宾黄鼎隆表示:“人工智能对于实体经济不应该仅仅是美丽的空中花园,而应该是坚固的龙骨结构。人工智能企业应该把龙骨打造的更为坚固,让实体经济的巨轮可以承载更多的价值,可以出海远行,更加畅行无阻。”
论坛嘉宾胡时伟提出:“我们希望真正做到降低人工智能成本,让人工智能能够在一切有用的地方开花结果。”
最后,10位论坛嘉宾共同启动“智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