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企业走访见闻:不经寒彻骨,怎得扑鼻香?

来源:新华网作者:何玲玲、商意盈、魏一骏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11-04 15:49

新华社杭州11月4日电

不经寒彻骨,怎得扑鼻香?——浙江民营企业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何玲玲、商意盈、魏一骏

以技术谋市场、以效率换效益、以合作促发展……近期,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大量中小企业正通过不同路径“各显神通”,主动作为,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尽管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但各级政府正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而这些发源于草根、成长于竞争、磨砺于市场的企业,也再次展现出重压下的韧性和活力,在挑战中静静蜕变。

春风吹又生

在位于绍兴的一家汽车助力泵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了火热的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全力以赴加快生产进度。“今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但我们的销售额上涨仍然明显。”该企业市场经理吴超说,只要坚持做好产品,有需求就意味着有市场。

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部分企业的发展前景蒙上了迷雾。然而,记者近日在台州、温州、绍兴等多地民营企业走访中发现,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企业家们积极应对,边修炼内功边拓展新路,“危”与“机”将长期并存成为不少企业家的共识。

“这次的困难只要熬过去,明天就会好起来。如果消极应对,可能明天永远都是这样的日子。”星星集团副总裁陈华明说。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不论是业内顶尖的大企业还是铺天盖地的小企业,无不是在市场的各种锤炼中生存发展,大浪淘沙中磨砺壮大,一遇阳光便灿烂。

“办法总比困难多。”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福德说,经历过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全球市场竞争,浙江的民营企业饱受洗礼,已逐渐积累了较强的抗风险经验和能力。

勤练“内功”谋发展

通过手机扫码开门,取出商品后即可获知价格并在手机上完成支付。在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厅内,记者体验了公司研发的新产品——智能无人售货柜。便捷背后,是重力结合图像识别以及大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的支撑。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应对挑战的有效手段。”公司董事长杨文勇说,除冷柜、冰箱等传统主力产品外,企业还针对海外市场研发了技术含量更高的医用冰箱、植物培植箱等新产品,利润率比原先翻了一番。

像星星冷链一样,浙江民营企业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的坚定从容,来源于多年来在各自领域内“一米宽,一百米深”的坚守和创新,来源于作为行业“隐形冠军”的信心和底气。

走进正泰集团小型断路器的数字化车间,偌大的车间只有零星几个工人,机械手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精准而快速地进行着装配,装载自动引导装置的AGV小车来回穿梭,运送零部件和包装好的产品。

公司终端电器制造部总经理江玉坤说,近年来,企业着力提升生产自动化率。以小型断路器车间为例,每条自动线比原先减少了60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能源利用率和产品可靠性。

除了深耕细分领域,一些企业也通过积极申请专利、创新销售模式、打造自主品牌、推出个性化定制等多元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更多向微笑曲线两端要效益。

“这些年,公司基于大数据分析,款式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体现了最新的市场需求,去年已经实现销售额1亿元。”制鞋企业康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圣能说。

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世界

一边是高速运行的生产线,一边是码放整齐等待发往韩国的各种规格镀锌板。今年以来,浙江华达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逆势上扬,预计全年出口额超2亿美元,同比增幅可达50%。这一可喜的数据来源于公司几年来针对5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提前布局。

华达新材是浙江民营企业以国际视野布局多元市场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市场,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更多海外市场。

同时,浙江民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用更积极的姿态拥抱世界,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医药等领域加速合作,借此实现全球化资源配置和企业裂变式发展。

2009年开始,聚焦缝纫机产业20多年的杰克控股集团陆续收购了德国奔马、意大利迈卡、威比玛等先进设备制造商。阮福德说,通过海外并购,企业不仅拥有了全球领先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并且快速进入了国际市场,形成了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协调配合,多年来,浙江已经形成了活跃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合作互补模式。近段时间以来,中央各种改革信号也在不断释放:“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速,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加快落实负面清单制度……

“随着一系列稳预期、促发展、提信心的深化改革开放举措相继出台,市场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市场将进一步放开,中国企业必须形成更加强大的竞争力,中国制造的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