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试验田”硕果累累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作者:沈则瑾责任编辑:杨帆
2018-10-28 14:57

201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自贸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外高桥挂牌成立。5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有127个创新事项以及“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五年连跃三个台阶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说,“聚焦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率先向纵深推进”。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制度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55524户,是前20年同一区域设立企业数的1.5倍;新设企业中的外资企业占比从自贸试验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

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浦东1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浦东新区75%的GDP和60%的贸易总额,以上海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上海25%的GDP和40%的贸易总额。

5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连跃三个台阶:2013年9月份,中央把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放在上海浦东,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就是看重浦东开发开放形成的制度基础、开放优势和战略地位;2015年4月份,上海自贸试验区从保税区扩展到陆家嘴、张江、金桥、世博区域,总面积120.72平方公里;2017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3.0版。

5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紧抓制度创新核心,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创新,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改革,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初推出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改革,迈出与国际通行投资规则接轨的重要一步,引来世界瞩目。5年来,“负面清单”已从最初的190条减至2018版的45条,并在全国复制推广。

2015年7月份,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后第一家落户金桥片区的外资食品检测认证机构。美安康执行总裁斯榕介绍,2014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第二批扩大开放31条措施,正式放开了设立外资认证机构的准入标准,同时不断完善的“负面清单”让认证机构的许可由前置改为后置。这些改革措施不仅使得美安康顺利落户金桥片区,更缩短了国内生产食品和出口美国的食品、农产品以及食材原料进行本土化测试和认证的周期,为国内餐饮企业“走出去”和海外品牌“引进来”打通了重要一环。

开放大门越来越敞开

上海自贸试验区2013年、2014年先后出台两批54项扩大开放措施,其中服务业37项、制造业17项,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有2620个项目落地,融资租赁、工程设计、旅行社等行业的扩大开放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落地企业中涌现出一批首创性项目。

2015年12月份,注册在陆家嘴金融片内的第一家享受“先照后证”的保险经纪公司江泰再保险经纪开业。

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开涛说,上海自贸试验区加快制度创新助公司落户陆家嘴金融片区,公司将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再保险技术,吸引和培养专业化再保险人才,提供专业再保险经纪服务。

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的改革东风,今年9月份,瑞伯职业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顺利拿到“准生证”,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后第一家外商投资金融教育机构。总经理钟科说,“遇到困难时,政府部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我们要‘瑞士基因’结合本土金融教育,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这批首创性项目中,除了中国第一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第一家外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还有第一家外商独资游艇设计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第一家外商独资工程设计公司外商独资认证公司等。

今年9月5日,总部位于浦东张江的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呋喹替尼胶囊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不仅是和记黄埔医药首个获批新药,也是首个在中国研发并获批的抗结直肠癌肿瘤新药。这款新药的迅速上市,得益于上海自贸试验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试点。在素有“中国药谷”之称的张江,自2015年4月份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正式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后,给张江带来了改革红利和创新成果。

据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已在上海浦东新区吸引了22家申请单位,受托生产企业达20家,涉及试点品种33个。张江目前已有11家企业的16个品种参与试点。

对标“国际一流金融城”

站在陆家嘴明珠环人行天桥上,目光所及都是林立的高楼,这里正在以打造“国际一流金融城”为目标,将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陆家嘴金融片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后,涉及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一大批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密集在陆家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特别是今年以来,陆家嘴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和“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等政策,在吸引外资金融机构集聚等方面,争取对外开放举措在陆家嘴金融片区率先落地。

上海申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16年11月注册成立,按照原先政策,企业须经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确认,才能成为内资融资租赁企业。依托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优势,申能只需通过上海市商务委和税务部门,就完成了变更、业务启动等系列工作,目前该公司合同规模已达70亿元。“从取得业务资格,到业务的首单落地,只花了3个月时间。”上海申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峰说。

下一步,陆家嘴金融片区将继续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圈,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加快机构和企业的集聚。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何建木说,“我们对标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国际一流金融城来打造陆家嘴金融城,积极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扩大开放、改革创新,进而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推动更快发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