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有我】于新:十年操作零失误 驾驶无人机逐梦天空

来源:央视网作者:韩雪 刘禛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10-01 19:50

于新和团队在野外作业

一腔航空情怀 踏遍戈壁荒原

无人机试飞区域,人迹罕至。

脚下没有正常行走的路,一望无际全是沙漠,“可以说就像站在海边看海一样,只是颜色不同,那是一片黄海”。

于新经常断断续续出差,最长连续四个月没有回家。“这种苦可能也是我们这个行业中所必须经历的,我们不可能在城市里从事这项工作。工作需要我们到这里,不是我去,也会有其他人去。那么我做,为什么不行?”

2017年8月,于新团队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要求在内蒙古草原中回收一个直径小于0.3米的目标物体。任务难度很大,时间紧迫,任务范围内生长的草较高且茂密,而且禁止车辆和大量人员行走,仅在边缘有几条土路和允许4个人进入草场,人员入场辨别目标搜寻视野有限。目标物体的最大俯视面积很小,需要在超高分辨率的航片上才能辨别,因此要求无人机飞行尽可能地接近地面,而任务区域有高差的问题,且存在风力发电机等空域障碍物,对飞行航迹的精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又需要兼顾航摄成像的问题,情况复杂。

于新根据任务要求结合实际环境制定合理搜寻方案。按重点区域、扩展区域进行划分,无人机航摄与地面人员入场辨别目标同步进行。细化无人机飞行航迹,降低高度,使得无人机正摄覆盖任务区域面积尽可能的增大、完整,规避高度上可能造成风险的障碍物,根据航片成像情况调整航摄参数,同时采取“回字形”缩小了航迹间距,使得在无人机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取得更加清晰的航片。

通过整个保障队伍的共同努力,仅用了四天就找到了目标物体,成功回收,赶在时间节点前完成了任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