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小镇的致富之理:解读改革致富的织里样本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欧阳浩 乔振友 蒋立杰责任编辑:张颖姝
2018-09-09 04:12

在浙江湖州织里镇,人们遇到烦心事,常会把两个词挂在嘴边:“百坦”,意为不要急,慢慢来;“安耽”,意为放宽心,别担心。

“按网上的流行说法,这两个流传千年的词颇有些‘佛系’意味。”湖州市吴兴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振强介绍,身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淡定从容是织里人的处世哲学。

但推崇“慢慢来”的织里人,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2017年,在这片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童装企业1.3万余家,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203亿元。织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中国品牌羊绒名镇”。

从太湖小渔村到民营经济重镇,40年来,织里人在改革致富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敢想敢为、创新创强、开放开明的“织里精神”,实践着织里人独特的“致富之理”。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织里:致富之理

——解读改革致富的织里样本

■本报记者 欧阳浩 中国国防报记者 乔振友 通讯员 蒋立杰

在浙江湖州织里镇,人们遇到烦心事,常会把两个词挂在嘴边:“百坦”,意为不要急,慢慢来;“安耽”,意为放宽心,别担心。

“按网上的流行说法,这两个流传千年的词颇有些‘佛系’意味。”湖州市吴兴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振强介绍,身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淡定从容是织里人的处世哲学。

但推崇“慢慢来”的织里人,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2017年,在这片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童装企业1.3万余家,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203亿元。织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中国品牌羊绒名镇”。

从太湖小渔村到民营经济重镇,40年来,织里人在改革致富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敢想敢为、创新创强、开放开明的“织里精神”,实践着织里人独特的“致富之理”。

敢想敢为

“每个织里人都想过得更好”

织里退伍老兵姚水法的家里珍藏着一根扁担。

靠着这根扁担,姚水法挑出了全家的富裕生活;靠着一条“扁担街”,织里人创造了自己的致富奇迹。

1977年退伍回乡的姚水法,见证了40年来织里的每一次腾飞,最让他刻骨铭心的,还是挑着扁担“走出去”的那次决定。

上世纪70年代末,织里镇还是太湖边的一个小集镇。水网密布意味着耕地短缺,人口膨胀导致农业劳动力过剩,“吃饱饭都困难”的织里成了杭嘉湖平原出名的穷乡僻壤。

穷则思变。织里人没有忘记故乡名字的由来——自古,这里就因织造业兴盛而得名。织里人更相信,贫穷不是他们的标签,对富足生活的追求几千年来深入骨髓。

退伍回村,姚水法就和许多村民一样,开始利用纺织、刺绣、缝纫等传统手艺,偷偷生产床罩、枕套,挑到自发形成的“扁担街”上去卖。

改革开放的春风,融化了束缚手脚的坚冰,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主体地位,织里户户响起机杼声,人人有了致富梦。

“那时出过远门的人不多,但决定出去闯荡的人们义无反顾。”姚水法说,作为一名老兵,他带着村民,挑着几百斤的枕套,靠着一张地图,走到哪儿就卖到哪儿。

凭着“一根扁担两个包,一张地图到处跑”的“扁担精神”,走出去的织里人淘回第一桶金,许多人成为“万元户”。那以后,织里人争先恐后走上这条致富路。

“每个织里人都想过得更好。”面对越来越薄的利润,织里人没有被枕套“套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集体向利润更高的童装产业进军。

退伍老兵、织里镇上林村党支部书记沈如方清晰地记得,就是那个时候,他身边的战友纷纷投身童装制造市场。1984年,织里兴办了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开启了以童装产业助推城乡转型的发展之路。

“织里人就是敢想敢干。”上世纪90年代初退伍的老兵程培坤说,他一回到家乡就赶上织里发展的黄金时期:1992年8月,湖州市批准成立织里经济开放区;1995年,织里镇被国家批准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机遇被敏锐的织里人紧紧抓住,快速掀起创业的第二波浪潮。许多走南闯北的织里人和程培坤一样,纷纷还乡创业,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向品牌、企业转型,织里童装开始走向全国。

“织里是吃改革饭长大的,每前进一步,都蕴含了织里人敢为人先的勇气,而这也是未来织里创造更大奇迹的法宝。”湖州市吴兴区委书记吴智勇感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