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丨保障扶贫要"输血""造血"并行

来源:央视财经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08-21 20:19

保障性扶贫 怎么做好保障?

《意见》明确,保障性扶贫并不是对剩下的贫困人口采取低保一兜了之的方式,而是重点针对那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慈善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来实现对他们的兜底保障。

姚景源:精准扶贫要精准到村 到户 到人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三年扶贫攻坚战一定要精准,就是要精准到村、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但是我在下去调研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些贫困地区这几年经济发展上去了,GDP和财政收入都上来了,县城的建设大为改观,但是一些贫困人口特别是极度贫困人口的状况没有太大的改变,获得感不是很强,所以回过头来还是要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精准扶贫应该是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甚至是一人一策。

王冠:创新制度供给 增加有效供给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创新制度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先说创新制度供给,也就是说除了中央和各级财政拿钱之外,如何引入更多的力量来培养当地的造血功能?8月1日四川省政府在官网印发了《省税务局关于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通俗的讲就是企业购买印有四川当地扶贫标志的这些商品,将按规定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姚景源: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扶贫攻坚战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扶贫攻坚战里面来,企业、社会团体,包括一些慈善机构等等,比如说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我在山东调研的时候,一家大型国企帮扶一个村,怎么办?它就派一些人包括专家到村子里面指导农民去种菜、养猪、养鸡,生产绿色食品。企业集团的食堂完全可以消化这些绿色农产品,农民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卖给企业,企业职工能够吃到好的绿色农产品,解决了贫困扶贫的问题。我们讲扶贫也要创新模式,扶贫绝对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简单的给钱给物是不行的,还要扶智、扶志。

王冠:三年攻坚是分号不是句号 守望相助体现中国温度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三年攻坚是分号不是句号,这也是今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两位负责人的原话,既是最后的攻坚战,消除的是绝对贫困,接下来我们长期的扶贫工作还会进行,要更多解决的是相对贫困。另外守望相助体现中国温度,2000多年前孟子提出来守望相助,到今天整个扶贫事业,用3年的时间来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从中国的历史上从全球的视野中都是难得的善举和胜举,我想这会成为一张非常亮丽的中国名片。

姚景源:保障性扶贫要“输血”“造血”并行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在扶贫问题上,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扶贫应该是并行并举,也就是说输血和造血功能要并重。不单单给钱给物,更要给产业给就业,一个人就业了,全家就有可能脱贫。但另一方面,产业扶贫也有覆盖不了的地方,比如说刚才讲到的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是说保障性扶贫至关重要,产业扶贫解决不了的问题,产业扶贫覆盖不了的,就得靠保障性扶贫。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