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医师队伍的后续发展,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正在稳固成熟。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深化医教协同,构建起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制度。“目前,我国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40万人,已经多渠道加快培养全科、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人才,累计培训全科医生25.3万人,定向免费培养了3.8万名本科医学生,基本实现了为中西部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本科医学生的目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累计参加岗位培训700余万人次。”
3、医疗技术能力显著提升
为了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国家卫健委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和制度规范,力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和公开化。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介绍,该委一共发布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指导,逐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质控组织体系,提升了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化水平。
在我国,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约为81.83亿,较2016年和2014年分别增加3.16%和7.64%;出院人次数约为2.43亿,较2016年和2014年分别增加7.55%和16.27%。“我国的医疗资源供给正在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郭燕红表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得到高度重视。
通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医疗质量呈现“四升一降”的趋势——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部分专科、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住院患者死亡率持续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
同时,我国的医疗技术能力与日提升。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发展呈现出“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的趋势。与传统方法相比,微创、无创技术降低了手术风险,患者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例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诊疗量突破十万例,位列世界第一。其在国际上首创了多项医疗技术,吸引了大批国外专家来华进修学习,甚至一些国外病人慕名来接受治疗。
数字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医疗领域也不例外。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和3D打印技术已经在骨科、心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广泛应用,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已经在病理辅助诊断、影像辅助诊断等方面崭露头角,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率先将混合现实技术(MR)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借助MR技术使手术医生清晰地看到患者病变部位和周围血管、神经的全息影像,手术安全性明显提升。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基因、环境等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逐步明确,为精准化、个体化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基础。目前,循证医学、多学科协作诊疗等新的模式广泛开展,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的诊疗,基因检测、靶向药物等精准治疗技术已经在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中广泛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团队开创的基于宫颈锥切手术、用化疗替代同步放化疗的“治疗宫颈癌新辅助方案”,在根治宫颈癌的同时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打破以放疗作为宫颈癌治疗标准的国际指南,让宫颈癌不再“一刀切”。该成果被列入中国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美洲国家癌症指南和欧洲妇科肿瘤诊断治疗共识。
以器官移植为代表的器官功能替代治疗取得显著成效。各种因素导致的器官功能丧失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采用仪器、人造器官或人体器官代替因疾病而丧失功能的器官成为这类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郭燕红指出,目前,血液透析、人工肝、人工心脏、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器官功能替代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人体器官或人造器官移植取得了重大进步。守护人民健康,我们有一支优秀的医师队伍。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5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