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西藏文工团老照片:行进在山路上(1971年12月) 图片由王勉之提供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勉之,在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过程中,讲到张国华将军的女儿张小康写过的一本书《雪域长歌》,他为这本书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老照片,在一起合作的8年里,他们把当年进藏的十八军中普通战士的故事呈现给读者。他说,“在和平解放西藏、支援西藏这样一个史诗中,那些普通的战士做过太多伟大的事,即使他们离开了西藏,他们的精神依然还在,他们证明了一个伟大的真理,记录了一段了不起的历史。”

图为西藏文工团老照片:女文工队员也很喜爱射击 图片由王勉之提供
这位从1962年参军到西藏军区文工团,一辈子工作生活与西藏息息相关的“老西藏”,在追忆战友时哽咽了,红着眼眶,掉落眼泪。“这里边(指《雪域长歌》)曾经写到了一个老同志,是我的战友——原来文工团一个战友。他背着背包,边修路边进藏,路上走了4年。这样一个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老同志,在西藏一待就是二十多年!后来由于身体不太好,回到了北京,却只是做了一个普通的工人。他是‘文化大革命’中间转业回来的,后来被北京市的总工会借调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作。”语句变得断断续续,王老师反反复复想描述的更明白,说出口的却还是这句“就是这样一个老同志”,饱含着沉重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