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三界碑”京津冀新变纪实

来源:新华社作者:栗建昌 李鲲责任编辑:陈婕
2016-10-18 10:07

三上“三界碑”:京津冀新变纪实

49岁的蔡金莲把两盆盆栽压在院子水窖的盖子上,正式告别了延续半个世纪的吃水方式。2016年9月,当记者第三次来到京津冀交界山区调研时,甘甜的深井水已通到“三界碑”下蔡金莲的家中。

“三界碑”是京津冀的一座界桩,矗立在三省市交界山区的一处烽火台旧址上,三棱柱形,高不到1米,3个立面分别对着北京、天津、河北。

“三界碑”下,以长城和山脊为界,接壤的分别是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和河北省兴隆县陡子峪乡。蔡金莲是陡子峪乡沥水沟村的妇女主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记者三次来到“三界碑”下采访,亲身感受着这项国家战略在最基层的推进。

2014年,记者第一次见到蔡金莲时,她对吃水问题的隐忧时时挂在嘴边。院子里的水窖存着山泉水、雨水,她从小到大喝了几十年,总能喝出怪味。后来,她和丈夫在自家小院里挖了一口浅水井,井口距离厕所仅2米多,总感觉不卫生。

更大的落差来自于四姐的对比。嫁到隔壁——北京市平谷区将军关村的四姐蔡金荣,20世纪80年代便喝上了深井水,近年来又住上了村里统一盖的二层小楼。

当时,记者问蔡金莲有什么期待,她想了想,却又迟疑地说:“我最希望像四姐一样喝上干净水。”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给三地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已远远超过了蔡金莲的预期。

打电话不再担心“漫游”。2013年7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一年,记者跟随天津下营镇供电营业所运行班班长李述记,第一次登上“三界碑”,他说,由于信号交叉,在“三界碑”上往不同方向走几步,就会收到京津冀三地通信运营商发来的漫游提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