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要全面,补齐短板至关重要

来源:新华社作者:林晖、陈炜伟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5-26 13:05

拉伸动能短板 激活经济潜能

6.7%——今年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呈现运行平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

一季度,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0%和9.2%,网上零售额增长27.8%,每天新增企业主体超1万家,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方兴未艾……中国经济阶段性筑底企稳迹象显现,新动能正加速聚集。

尽管如此,推动持续发展动能仍然不足:

——新兴产业虽快速发展,但其增量尚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的增速回落。一季度,煤炭、钢铁、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同比下降,这些能源、原材料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仍高于高技术产业。

——消费需求虽蓬勃发展,但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供需错配仍然制约有效需求的释放。

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所言,传统产业调整的阵痛在陆续释放,以新经济为代表的新生动力虽然加快孕育,但短期还难以对冲传统动力的衰减。

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表面上看是增速换挡,其内核是动力转换接续。必须在传统动能由强变弱的关键时刻,拉伸旧短板,激活新引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拉伸动能短板,要培育新产业新优势。在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新兴行业“风景这边独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这5个战略新兴产业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成长为“十万亿级”支柱产业,培育起中国经济新动能。

拉伸动能短板,也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也更加明显。只有下定决心腾笼换鸟、去粗存精,才能迎来新生、续航远行。

拉伸动能短板,根本要靠创新驱动。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产业培育,挖掘新动能的根本在于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增长新动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