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台国宾馆当礼兵是什么体验?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陈传会 李 超责任编辑:吴昊
2016-01-26 11:16

“我们的荣誉来自千百次的锤炼。”

礼兵班的战士思想素质是一流的,执勤素质更是超一流的。为了练就过硬的素质,战士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白天练动作,晚上熟业务,练就了一身“风吹不眨眼、天热不擦汗、虫咬不动手、熟人不交谈”的硬本领。

战士们在回忆礼兵业务训练时,无不用“近似残酷”来形容。为了向外宾实施礼节时做到准确无误,落落大方,展现军威、国威,一个简单的举枪礼动作,他们都要反复练习上千次、上万次。为了练就挺拔的军姿,他们头顶砖块,背插木棍,颈别钢针,膝夹树叶,腿绑沙袋。一个课时下来,有的战士脖子被扎出了鲜血,有的双腿无法打弯,有的战士甚至头晕、恶心、呕吐。

礼兵战士在向外宾和首长实施礼节时,每一动操枪都独具震撼,整齐清脆的拍枪声令人惊叹,可孰知这“铁砂掌”却是一下一下拍地拍出来的。战士高攀在一次持枪训练中,右手虎口震开了皮,血顺着枪膛往下流,但他硬是坚持和战友们一起训练到结束,看着凝固在钢枪上的血迹,战友们无不动容。他们常说:“这点苦、这点累值得,想想自己在哨位上的神圣,那是苦中有乐,累中有甜啊!”

针对礼兵哨的实际,礼兵战士独创了模拟训练法,也可以说是礼兵班的专利。在一次夜间执勤中,战士李亚彬感到要想在夜间准确的判断来馆的车号实在是一件难事,他左思右想,为什么不能练一练夜间的车辆号码判断呢!于是主动向班长进行了汇报,说:“班长,我们要想夜间更准确的发现和判断车辆号码,可以利用强光手电先照眼,再看号,这样时间长了,我们眼就会习惯夜间的车辆灯光照射了”,由此强光手电下判断车号已经成了礼兵班的必修课。

速记是特殊哨位对礼兵战士提出的特殊要求。在掌握的一般执勤常识外,他们还要背记800多个车号、20余种证件及100多个国家的国旗图案。曾经有人计算过,每班礼兵哨最多时放车能多到200辆。这么多的车,这么多的人,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万无一失!在三十多年的苦练巧练中,形成了一套成型的“谐音加减、乘除分类、归纳定时、对比排列”记忆法,一张几百个车号的业务单,战士在几分钟内就能按着相关分类完成有序排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5年9月,俄罗斯普京总统访华,当元首车队进馆时,一声响亮的“敬礼”,10名礼兵用整齐的举枪动作,欢迎礼兵制度改革后迎接的第一位外国元首,展示了新时期中国武警的光辉形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