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新闻人物>>正文

“让每个中国人都有‘家’可回”——冯骥才谈古村落保护

来源:新华社作者:周润健责任编辑:黄杨海2015-04-30 08:46

“让每个中国人都有‘家’可回”

——冯骥才谈古村落保护

新华社天津4月30日电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如同春节一样,保护古村落,就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有‘家’可回。”

近年来,为了抢救和保护古村落,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遗余力,在他的呼吁和努力下,古村落保护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已有2500多个有价值的古村落得到了保护,200多个古村落有了自身档案,古村落保护初战告捷。”冯骥才说。

我国的自然村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

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农耕文明,留下了大量的承载着传统文化,具有较长历史的村落,这些村落如同一颗颗宝石,散落在田野里。但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保护意识,我国大量的古村落消失不见了。

为了抢救和保护古村落,2001年,冯骥才当选中国民协主席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了山西榆次的后沟村作为调查的对象,为的是形成古村落的保护标准。

“后沟村是元代的一个隐居村,有戏台,观音堂和关公庙。经过两年多的调查,后沟村的文化遗产得到了细致的整理。”冯骥才说。

就在调查结束的时候,有一件事让冯骥才至今难忘。“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来了几位村里的大娘,每人提着一个装满枣的篮子,大娘们拼命往我口袋里塞。同行的一个人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你做的这件事是给老百姓做好事,老百姓是不会忘记你的。”冯骥才深情地回忆说。

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进度远远赶不上古村落消失的速度。

冯骥才说,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让人着急的是,消失的是什么样的村落,我们并不清楚。”

“如果这些古村落都没有了,都消失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冯骥才忧虑地说。

保护古村落我要为政府点个“赞”

“保护古村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凭专家,学者和志愿者是远远不够的。令人欣慰的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村落的保护应该成为城镇化的一部分,不能将两者分开,甚至对立起来。应该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不能让中国人没有地方寻找‘乡愁’,没有场所寄托‘乡愁’。”冯骥才说。

2012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村落加以保护。在全国选择5000个极具历史价值的传统村落,给予命名保护。

目前,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已经公布了三批,有超过2500个村落列入了国家“保护清单”。

“短短三年时间,就确定了这么多需要保护的传统村落,说明国家已经重视到了传统村落的濒危程度和消失的速度,感到了一种文化压力。”冯骥才说。

“据我了解,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并建立名录。”冯骥才颇为自豪地说,“从这一点来说,应该给我们的政府点一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