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从“巡视清单”看五大突出腐败问题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晓松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11-04 19:40

截至4日,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已全部向社会公布,涉及广西、上海、青海、西藏、浙江、河北、陕西、黑龙江、四川、江苏等10个省区市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一汽集团3个单位。

这份“巡视清单”揭示出的腐败问题、作风问题林林总总,其中,既有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也有一些新的苗头;既有一些共性问题,也有存在于个别地方和单位的突出问题;既有中央反复强调明令禁止的问题,也有首次明确提出来的问题。

“官商勾结”“‘身边人’违规经商办企业”

官商勾结在这轮被巡视的地方和单位普遍存在。一些官员在与商人交往过程中勾肩搭背、不分彼此,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问题埋下了隐患。

巡视发现,前些年四川一些领导干部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的职务晋升和经济利益,形成官官勾结、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连环输送的利益链;江苏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腐败干部普遍存在权色交易问题;河北个别领导干部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黑龙江一些领导干部官商勾结,权钱权色交易问题较为突出;体育总局干部兼职普遍,利益关系复杂。此外,中国科学院也被要求规范在职干部兼职行为。

巡视中,干部群众对广西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及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反映集中,对一些地厅级主要负责人反映比较突出;上海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巡视还发现,黑龙江有的领导干部亲属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谋利;在一汽,也存在着领导干部亲友围绕一汽经商办企业问题。

“‘一把手’涉案”“能人腐败”

由于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不透明,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还存在缺陷,近年来“一把手”频频出现腐败问题,其中也不乏所谓的“能人”。

今年中央首轮巡视就发现,“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不仅数量多、危害大,而且呈现上升趋势。这些“书记”“市长”“董事长”“总经理”,或利用手中大权设租寻租谋取私利,或借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国有资产,或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受贿卖官,与一般的腐败案件相比,往往性质更恶劣、危害更大。

这轮巡视也发现,黑龙江对省直机关和地方“一把手”监督不够有力,有的地方和单位党政“一把手”连续发案,农垦、森工、煤炭系统及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领域违纪违法案件频发;江苏“能人腐败”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