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挑战的“下半场”
难,还有更深层次原因。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改革开放已进行30多年的情况下进行的,“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德国国际政治学者梅斯奈尔认为,过去30多年中国等于完成了改革开放上半场,总体实力获得大发展;接下来是下半场,任务更具挑战性。
今天的改革,新老问题叠加,新旧矛盾交织,既有思想观念束缚之阻,亦有利益固化藩篱之绊,风险之大、挑战之巨,印证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深刻判断。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秉持这样的“难易观”,按照既定时间表、路线图,坚定不移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极其复杂的“顶层设计”。
如果说两年前,世界上还有不少人用疑惑的目光打量中国改革进程,那么现在发生的一切无可辩驳地宣示,中国的领导者是坚定的“改革派”,也是坚定的“行动派”。
“总台账”有了,“总施工图”也有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落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
9月2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明确指出“抓落实的任务越来越重”,“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问责”。
“抓落实”,这是习近平反复强调的。他曾把抓落实比成“钉钉子”,“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
“钉钉子”,这就是对改革应有的态度。
真枪真刀的“真改革”
上下同欲,方能所向披靡。
“真枪真刀”四个字,中央强有力的行动,最具说服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是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人的事,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真枪真刀,就要敢下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敢动自己的奶酪;就要真心拥护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全力推动改革。
对改革,有人观望,有人畏难。怕什么?“怕出风头,怕冒风险,怕担责任,怕踩红线,怕得罪人。”行动上犹犹豫豫、裹足不前,结果是贻误战机、影响大局。
其实最怕的,还是怕动自己的奶酪。
今年6月,国务院启动针对19项政策落实情况的首次全面督查,其中一个创举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8月底,国家行政学院等4部门的评估报告一针见血,直指有的部门和地方“会批不会管”,“对审批很迷恋,对监管很迷茫”。
说白了,原来是“官”,现在是“管”;权力“小”了,责任“大”了。很多人还不适应“新常态”。
的确,拿刀割自己的肉,何其难哉?
但是,改革全面深化,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遇到各种关系的羁绊。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这是行不通的;各取所需、挑三拣四,甚至借改革之名强化局部利益,这样更不允许。
既然真改革,就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阳奉阴违。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如抽丝剥茧之行而为之”,才能真正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