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川藏青藏公路新老二郎山:“天路”即将变“坦途”

来源:新华社作者:齐中熙 樊曦 于文静责任编辑:黄杨海2014-09-12 21:32

“这么难的隧道还是第一次遇到”

雅康高速公司董事长黄兵介绍,新二郎山隧道是川藏线“咽喉”路段的“咽喉”工程,集中了各种隧道地质难题,被称为地质“博物馆”。2012年8月1日进场时,隧道进口当时完全是一个原始森林,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

冯志谦说,新二郎山隧道处于芦山地震带上,将穿过13条断层,平均每公里就“埋伏”了一条。设计上进行抗震设计,施工上增强加固措施,控制开挖变形,增加逃生通道,每天小心翼翼前行。仅一个新沟大断层就用了50多天才成功通过。

2013年初,二郎山隧道进口开挖不久就遭遇软弱破碎带,既有瓦斯,又有大量涌水,极易变形塌方,被迫停工。如同一位专家所言:这种现象全国罕见。大型机械失去用武之地,只能人工一点点开凿。

2013年10月初,新二郎山隧道进口开挖到720米时,突然喷出大量涌水,最大涌水量达到2万立方米,每天可以装满2个标准的游泳池。工人们头顶瀑布,脚踏浊水,浑身湿透,眼睛难以睁开,每天只能开挖1米。

“参加工作24年来干过很多隧道,这么难的还是第一次遇到!”开挖班班长陶启勇说。

迎难而上保证按期贯通

2014年初,随着隧道的推进,地质条件开始好转,新二郎山隧道转入正常的全断面开挖,施工进度加快,形成月开挖260米的速度。

然而喜悦未了,仅仅半年多时间过去,新二郎山隧道再次遭遇软弱围岩破碎带,有突水、涌水,容易发生大变形,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每月进度缓慢,施工再次陷入困境。

在通过断层破碎带前,中铁隧道集团技术人员预先编制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并采用地质雷达等物探手段探明前方围岩情况,为了确保准确同时采用三臂凿岩台车、水平钻机进行30米至50米的超前探孔,探明前方的地质状况,适时调整隧道施工工艺;采用地质素描技术,推断掌子面前方5米至10米围岩情况,准确掌握施工参数及注意事项。

“目前二郎山隧道已成功穿越3条断层破碎带,为今后通过类似断层破碎带积累了经验。施工就这样稳扎稳打,迎难而上,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保证2017年底贯通。”冯志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