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中国高铁走出去 中国标准铺就百年工程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张婷2014-09-09 11:07

蒙内铁路“中国造”助推“非洲梦”

新华社内罗毕9月9日电 (记者丁小溪 王子诚)东起非洲东海岸第一大港蒙巴萨,西至东非最大城市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扼东非咽喉要道,这就是连接沿海和内地的东非次区域互联互通重大项目——蒙内铁路。这条由中国公司承包承建的运输线,将为东非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标准铺就百年工程

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工程之一,也是100年来该国的首条新铁路,项目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中国路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承建,是海外第一个全部采用中国铁路建设标准实施的项目。蒙内铁路将依据中国铁路一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完全使用中国的设计,中国的规范,中国的运营管理,中国的设备(包括机车、通信和信号系统)以及中国的技术集成。

英国人曾经在殖民时期修建了从蒙巴萨到维多利亚湖的铁路。但由于年久失修和事故频发,相当一部分铁路已被闲置。新铁路建成后,蒙巴萨至内罗毕的运输时间将从10个多小时缩减到4个多小时。

在肯尼亚修建近500公里的铁路干线,需要突破不良地质等诸多技术难题。同时,由于蒙内铁路要穿越肯尼亚境内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对环保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肯尼亚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郭文昌说,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肯尼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众多中国企业修建了像锡卡路这样享誉东非的“中国路”和一大批标志性建筑。他说:“中国公司守信。中国人修路在东非首屈一指。”

中国路桥公司肯尼亚办事处总经理李强说,中国公司只要签约,就全力履行合同约定,即使亏损,也尽量把项目做好,并且很关注工程质量、进度和环保能否达到要求。他认为,质量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是真正的金字招牌。彭博社曾报道称,对于非洲国家修建铁路而言,中国是第一选择。

中国工程缓解就业困境

近些年来,肯尼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大批青壮劳动力待业在家,犯罪率居高不下,社会问题严重。而蒙内铁路高度重视工程的属地化管理,为当地解决就业创造了条件。

数据显示,在铁路建设每100元花销中,将有40元被用于当地。在高比例采用当地物资材料和设备的同时,该项目的施工主力基本是本地员工。各方预计,每修一公里的铁路就会创造约60个就业机会,在施工高峰期,肯尼亚本地员工将达3万人。这将极大提高当地的就业水平。

项目中方技术人员表示,他们还将对当地的技术工人和普通劳工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本地工人的技术水平。公司将为肯尼亚员工提供晋升机会,以增强本地员工的归属感,并为雇员设立“资深员工奖”,建立家庭背景调查表,对困难员工提供帮助。

李强说:“肯尼亚劳动力大多是大学本科教育,英语较为流利,而中国员工成本很高,国际差旅费负担大,因此属地化是核心竞争力之一。肯尼亚就业率只有50%,当地人也很珍惜在中国公司的稳定工作。”

据悉,中交集团正在与肯尼亚铁路局合作建立中交东非工程技术学院,为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南苏丹等国培养铁路运营和管理人才。非洲现在铁路建设需求量大,当地技术人员学成后可以回国直接参与铁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