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大妈困惑:挤公交、抢购鸡蛋、广场舞咋不对了

来源:中国青年网责任编辑:卢建霞2014-07-20 16:47

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谁是“大妈”?

2013年4月国际金价大跌,“中国大妈”疯狂抢金,一战成名。“中国大妈”与资本大鳄的角力被舆论无限放大,《华尔街日报》专创英文单词“Dama”来形容“中国大妈”。后来该单词被录入牛津词典。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在大妈身上的词语都是负面的—在黄金市场被套牢后,她们被冷嘲热讽为“贪小便宜却因为不懂市场而失败”;在早晚高峰乘坐公交车时,她们被指责为“占用公共资源”;在一早进入超市抢新鲜蔬菜和打折商品时,她们被嘲笑为“不改小市民心性”;在随着音乐跳起广场舞时,她们又被口诛笔伐为“扰乱公共秩序,跳得既土又傻,毫无美感”。

不管是报纸、电视,还是网络,对于大妈的意见随处可见。而大妈的另一面却被轻易忽视。

她们大多年龄在55岁-65岁之间,大多是已退休的家庭妇女;她们大多需要照顾下一代或者下两代,为上班的儿女准备晚饭,接送上学的孙辈,为一个家庭储备新鲜的肉蛋鱼禽;她们从困难年代走来,生性节俭;她们大多身体不错,却没有更多渠道乐享晚年;她们大多文化不高,最大的乐趣是与邻居谈论家长里短;她们也许在努力追赶着潮流,却发现怎么也追不上。

这是大妈群体的另一面。

而熟练掌握着信息时代话语权的年轻人、中年人,刚刚撂下老妈盛满的饭碗,就跑到网上对“大妈”口诛笔伐。

挤公交

有人说:“早晚高峰本来就挤,一开门又上来一群老年人”

大妈说:“看到乘客们的目光,感觉自己好像做了错事”

家住南京东郊的72岁的朱阿姨,在乘公交车这件事上一度感到很委屈。

“每次看到我们(老年人)一上车,车上人便一副苦脸,我感觉自己好像做了错事。”之后儿子告诉她,因为“上班高峰期老人组团买菜”,他们在网上备受争议。这让她觉得,“挺寒心”。

朱阿姨说,自己家住仙林,去年初南京开了一趟前往江北的公交线。“我原来在家附近的超市买菜,但比较了几次,觉得还是菜场的菜新鲜。”所以线路开了几个月后,在邻居推荐下,她开始每天跟着十几位老太太,搭上了这趟“买菜大巴”。“都是农民早上现摘的蔬菜,新鲜、便宜。”因此,尽管来回要近两小时,她还是愿意跑这趟远路,当然也能顺便一路和老姐妹们聊聊天,看看沿路风景。

“下午的车经常没什么人坐,老人家何不下午出门买菜,既为上班族行了方便,也节省了资源?”对于老人组团买菜,不少需要坐车的上班族满心抱怨。

“年轻人是不容易,”朱阿姨叹口气,“但我必须这个时候出去。”每天中午上四年级的孙子就会去她家吃饭。因此她必须7点多就出门买菜,9点半左右到家,一回家就得赶紧洗、择、烧。就这样,每天紧紧张张才能赶上孙子中午放学回家的时间。

这种委屈,并不是朱阿姨一个人的感受。家住鼓楼的76岁杨阿姨,有时想想也觉得郁闷,“其实老年人也不是有意占座位、和年轻人‘抢’公共交通资源的。”她强调,“老年人出门,自然也是有事的,不然干吗一大早出去。”长时间以来,年轻人的抱怨,让她也感到有点生气。“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上班最重要,老年人最好呆在家里。”她说,“但对老人来说,他们虽然不用工作了,但也很忙碌。”杨阿姨说,每次出门,她已经努力避开上班早高峰,基本9点或10点才会出门买菜,上了车,如果有年轻人让座,自己一般都推让掉,“我们也曾经为了上下班奔波过,自然能体谅年轻人。”但是,有些事情,又不得不去赶早,比如去医院看病挂号等等。“那段时间胃病又犯了,每隔几天就得去趟医院,有时候上到拥挤的公交地铁上,我甚至会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她觉得,一些年轻人的指责和冷脸,本不是老人应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