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最年轻的反恐专家:曾劝服要炸公安部的男子

来源:新京报作者:胡涵 曹忆蕾责任编辑:黄杨海2014-07-16 08:55

最年轻的反恐专家

36岁的于天华接过了“国家处置爆炸恐怖袭击事件咨询组专家”的聘书,成为国家反恐怖爆炸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从实战经历和理论思考,于天华几乎见证了中国反恐形势的每一步变化。

1993年,自河北唐山劫机案后,半年之内,中国连续发生20余起劫机案。劫机事件,成了当时国家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作为年轻专家,于天华接到了研究反劫机策略的任务。当时他把每一起劫机案件的资料都收过来,摞起的材料有几尺厚,他天天在那翻。

最后,在报告中,于天华提出了“严惩未遂作案人以示警戒、两岸谈判遣返劫机犯釜底抽薪、加强安检工作堵塞漏洞”等8条措施,并被中央领导和相关部门采纳,此后,劫机事件大幅减少。

官方材料显示,1997年,在劫机高潮过后,爆炸、投毒犯罪被列为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之首。

官方统计中,仅2001年,全国就发生了数起重大爆炸案,其中石家庄连环爆炸案、江西万载县芳林村小学爆炸案、陕西省横山县特大爆炸案三起案件,就导致234人死亡。

彼时,在反爆炸案件侦查中,于天华发现国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相对不足,同时缺乏针对爆炸案件的规范性文件。

为此,他主持成立了侦破特大爆炸案件的专家团队,后来这支专家队屡建奇功,被誉为“刑事侦查领域的国家队”。

他又亲自组织专家,起草制定了《公安机关处置爆炸现场工作规范》和《爆炸、投毒敲诈专案侦查方案》。这两套方案,如今已成为目前打击此类犯罪的规范和纲领。

这个时期,于天华也才30多岁。

2003年,36岁的于天华接过了“国家处置爆炸恐怖袭击事件咨询组专家”的聘书,成为国家反恐怖爆炸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从“反恐先锋”真正成为专家的,是他在反恐理论研究的贡献。全国爆炸装置研究实验室,投毒、爆炸案件数据库,都是于天华主持创建的,直到去世前,他还担任着两个国家级反恐怖科研课题的课题组长。

赵印全是于天华研究领域的同事。他说,在研究相关课题时,于天华更注重与国际接轨,搜集分析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很多爆炸案资料。

官方材料显示,经过政策与科研两方面努力,3年内,全国爆炸案和投毒案的年发案率下降至少五成,均降到历史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