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最年轻的反恐专家:曾劝服要炸公安部的男子

来源:新京报作者:胡涵 曹忆蕾责任编辑:黄杨海2014-07-16 08:55

情报中心副主任于天华

“他有特殊功能”

好朋友曾给于天华一个评价:“外星人”。“无论接了什么大案,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不用睡觉”。

不去现场就能做出精准判断,靠的是无数次出现场积累的经验。

2001年,江西万载县芳林村小学发生爆炸案,致42人死亡,27人受伤。事发后,于天华和其他专家现场侦查,迅速查明了爆炸点和爆炸经过。

调查结论遭到了质疑,有人认为,疑犯从哪里进学校,在哪儿引爆炸药这种细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查明。

在公安部任职的处级干部丁树茂回忆,当时于天华之所以敢确认爆炸点在教室第三排这些细节,因为他前后排查,反复顺着目击者回忆的爆炸犯行动路线走了好几遍,才做出的结论。

官方材料中,于天华的身份包括反爆破、反劫机、反投毒专家,他参与侦破了一系列劫机案和150余起有影响的重大案件,“这些年,几乎每个重特大案件都有天华的身影”。丁树茂说。

这些重大恶性案件,都曾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大连5·7空难、北大清华爆炸案、新疆系列爆炸案、南京小汤山投毒案等等。

几个好朋友曾给于天华一个评价:“外星人”。

姜明认可这个评价,他与于天华父辈相识,自幼一起长大,印象中,老于“无论接了什么大案,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不用睡觉”。

2001年3月16日,河北石家庄发生连环爆炸案,致108人身亡。于天华根据信息,判断“嫌犯很可能逃往广西、广东、海南”。

在追捕爆炸案嫌疑人时,姜明在两天内曾给于天华打过几次电话,第一次接通时,他人在石家庄,没多久再打电话,天华已经开车跑到济南。到了半夜,“外星人”又赶到了广西,从广西又马不停蹄赶到了海南。

四五天内辗转四省,最终嫌犯果然在广西落网。姜明说,五天里,“华仔”合眼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几个小时。

丁树茂有同样的记忆,新疆“7·5”事件期间,于天华被派到乌鲁木齐任副总指挥。丁树茂说,于天华在指挥期间,三天内只睡了三四个小时。

于天华毕竟不是“外星人”,那期间,他连续两次晕倒。

警察,是一份在重大恶性事件处置中几天不休不眠的职业,他们会整夜地抽烟提神。但于天华不用,“我们都觉得他有特殊功能。”姜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