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今年939万人报名高考 考生比去年增加27万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赵婀娜 杨 可责任编辑:姚旭东2014-06-05 09:38

质量危机

大学门槛降低、忽视内涵建设,生源、教学质量齐下降

为了招到足够生源,不少学校采取了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举措,“看起来,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的生源需求,但也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因降分幅度过大导致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有专家指出。

与此同时,由于大学门槛降低,学生拥有了选择权,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显现。一些教学质量本来不错,但地处偏远地区的211高校,特别是一些农林院校频频遭遇无人报考的尴尬,不得不再三征集志愿,才能勉强完成招生计划。“考生从被动转为主动选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专家强调。

“招生难的问题已经摆在了很多学校的面前,特别是一些专科院校及民办高校,这就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刘继安分析,“根据一些地方院校的收入结构,学生学费收入占到30%—40%,学校的生存对生源依赖很强,一旦招不到足够学生,或者学生不报到,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经费,从而对学校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危及学校生存。”

更加需要引起警惕的是,由于对生源的过度关注却忽视内涵建设。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教育质量并不高,这就使得高校从招生到人才培养到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由于学校的质量差强人意,导致一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相关调查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增本科,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难的群体。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显示,2012年就业率排名第一的是985高校,第二位是高职院校,第三位是211大学,第四位是独立学院,第五位是科研院所,第六位是地方普通高校。

针对这种形势,不少考生做出了考取大学但放弃报到,甚至直接放弃高考直接就业的无奈选择。

“这对高校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时作出调整,未来,高校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有专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