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者:净收入不高,风险难预料
农村创业者小段告诉本报记者:“就我所生活的县来看,农民的收入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大田作物;一类是经济作物;还有一类是牲畜。当然,还有各种农业补贴,比如,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
不过,留在村里的农民,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5月28日,人社部公布统计公报。公报指出,2013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609元。
参照这个数据,就打工这一块,农民的收入会超过3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农民大多数仍然保留着老家中的承包地。每到农忙季节,他们就从城市返回。然后,再进城务工。
兼业是这部分农民的现状。小段说,在地广人稀的省份,即便是种植大田作物,只要改变小农经营的格局,专业大户流转耕地几百亩,甚至成千上万亩,收入也有数十万。还有那些家庭农场主,“种养结合”获得的回报也非常可观。
除此以外,对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中央政策也发出明确信号,支持这些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实行新增补贴向其倾斜政策。
农村长大的小段,尽管在大城市读过大学,但还是比较喜欢农村。于是,毕业后,小段回到农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在帮忙推销家乡核桃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就个人而言,小段说,家中有30多亩地,年收入会达到5万多。电子商务这块,每年也会有5万左右的收入。不过,收入归收入,如果刨除各种生产成本,尤其是这其中投入的劳动力,其实净收入并不高的。最重要的是,来自市场上的风险,有时候很难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