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宝”能否促进土地流转?
——安徽农民牵手阿里巴巴开发农业的调查
“余额宝”让百姓手中的“散钱”有了新去处,受此启发,农民手中的“散地”也在寻求与电子商务的衔接。日前,由安徽农民、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等联合推出的“首个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开始启动,这一投资项目被形象地称为“耕地宝”。
“耕地宝”能否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会不会给农业开发注入资金、技术等新的元素,以及给投资者如何带来收益?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阿里进军农地,尝试“农电”对接
何为“耕地宝”?“这块田已经流转,新的投资者预订种啥,我们就种啥。”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庄团村村民胡美翠一语道破:农民借此可以领取流转费用,还能到田里做活拿“工资”。
记者调查发现,与“余额宝”类似的是,“耕地宝”也是将百姓手中的“散钱”聚合起来进行再投资,但不同的是,“余额宝”用户可以获得浮动利息的收益,而“耕地宝”用户主要是获得该私人农场的专供产品,比如一年四季的无公害蔬菜等。
绩溪县农委主任周道清介绍,该私人农场投资项目有3个1年期品种,分别是580元的1分地品种、2400元的半亩地品种和4800元的1亩地品种。投资者不仅可获得该私人农场一年四季的无公害蔬菜,而且还可获得去当地旅游的免费门票和住宿等待遇。
该项目上线之后出乎预料。“我们预计有500个客户就算成功,结果上线几天时间,全国有3560名用户认购了土地。”绩溪县庙山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建成说,认购面积430余亩,项目销售额200余万元,这些投资者来自江浙沪皖京等地。
农业耕地从哪里来?董建成说,根据投资者定制的要求,浙江兴合电子商务公司与绩溪县瀛洲镇、伏岭镇等地的近300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费用每年每亩大约800元,期限一年。其中,流转的土地很多笔仅为几分地。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高级专家陈亮认为,利用互联网的介入,可以扩大土地流转的半径,比如在安徽,如果不通过互联网进行土地流转的话,首先知道的人比较少,基本上只能在当地流转,但如果通过电商,就可以把他们的土地流转给全国的消费者。
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易欢欢表示,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农地”与“电商”对接,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开发农村耕地,弥补了传统农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