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从源头防控暴力恐怖活动
新疆高院刑一庭庭长艾尼瓦尔说,新疆各级法院将进一步加大涉传播暴恐音视频犯罪案件的审判力度,对于一切胆敢挑衅人民政权、挑衅人民生命安全的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始终保持对涉传播暴恐音视频犯罪依法严惩的高压态势,坚决依法打击和遏制涉传播暴恐音视频犯罪行为,消除暴恐音视频催生宗教极端思想、诱发暴力恐怖活动的危害,对犯罪分子形成强大法律震慑,从源头上防控暴力恐怖等犯罪的发生,依法保护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赵丽莉呼吁,新疆法院此次集中宣判的典型案件显示,暴力恐怖犯罪案件覆盖地域范围广,涉案人员多,案件涉及罪名多,涉案人员所观看收听的音视频均属宣扬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裂等内容的音视频,这些音视频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严重破坏。此类案件严重损害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恐怖氛围,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惩罚。这些涉案人员普遍年轻,受教育程度不高,均无业,因此,要加强对此类群体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不要成为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思想的宣扬者,更不能被其表面所蒙蔽、被教唆利用。
新疆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副教授陈彤指出,这些典型案例的最大特点是违法犯罪与宗教极端相交织,宣传蛊惑与具体实施相结合,对此类案件深查严办,对于有效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及暴恐活动,发挥刑法的打击、教育及警示功能,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运德指出,新疆重拳出击,依法查处和打击一批涉暴恐音视频案件,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而且有效遏制暴力恐怖活动的发展蔓延。深入开展清理和打击境内外网上勾联、网上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专项行动,对于从源头上遏制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具有治本意义。
新疆警察学院副院长、教授阿不力克木•阿不都热依木表示,禁止暴恐音视频的传播,严厉打击暴恐音视频的传播行为,是遏制暴恐犯罪的重要有效手段。尤其是来自“东伊运”恐怖视频内容更加注重“圣战”洗脑和暴恐技能传授,煽动蛊惑和刺激示范作用极大,已成为疆内暴恐团伙残害生命、制造恐慌的思想来源,严重影响新疆安全稳定。这次集中宣判的16案39名被告人,其犯罪行为侵犯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公共安全,各民族平等权利,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依法应予刑罚惩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量刑适当,体现了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一致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新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后肖建飞认为,近年来,网络资源被暴恐犯罪利用的频次越来越高,使用新媒介、新手段传播涉暴恐音视频,已成为暴力恐怖犯罪的新趋势。司法机关通过审理宣判涉暴恐音视频案件,向社会公布犯罪分子的罪行,既是司法机关反恐工作的最好注脚,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教育广大群众自觉守法的有效手段。
新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淳建议,尽快制定我国的反恐怖法,使公安司法机关在打击暴恐犯罪时有法可依,准确打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暴恐犯罪的势头;还要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树立和强化他们的公民意识,提高法律意识,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使得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和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