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荆州古城墙:坚固异常的“南国完璧”
![](../../attachement/jpg/site351/20140424/000f3da0850514c2a07706.jpg)
湖北省荆州市古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3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城墙整体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高8.83米,底部宽10米,周长11.3公里,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底部为大条石、糯米石灰浆灌缝堆砌而成,城墙、城门、堞垛等,现在都保存较好,古色古香,呈游龙之势。荆州护城河,又称水域,是古城的第一道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
荆州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现存城墙为明太祖甲辰年(1364年)时由合肥人杨璟所建,后经历多次修补和重建而成。城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周长11.28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高9米。护城河长10500米,宽约30米,水深4米。荆州城城砖之间以熟石灰和糯米浆砌缝,且为了防止城基沉降和洪水,明朝在修城时还特意在城角石缝中浇灌糯米浆,因而特别坚固,此外,瓮城,藏兵洞,敌楼等防备体系也非常完整,素有“铁打荆州”、“南国完壁”之称。
荆州古城今犹在,青史永垂只因太大意。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