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五一去看中国的古城墙:历史的记忆 古城的故事

来源:365知识网作者:冰山一角责任编辑:卢建霞2014-04-24 08:45

30、宣化古城墙:六里十三步

目前在这些古城中尚且保留有明代城墙的仅有:南京城(现存城墙23公里),平遥城(现存城墙6162米),西安城(现存城墙13912米),宣化城(现存城墙约10000米)。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来说,古代城墙在全国保存的数量已相当可怜。

宣化古城墙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周长24里有余,俗称六里十三步,周长12120米,为正方形城堡。由于历史原因宣化城的城防建筑大多已消失,现存的城墙和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1982年列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晋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宣化已完成西城墙、南城墙的修复及大新门城台、城门楼复建,初步复原了宣化古重镇“京师锁钥”的历史旧貌。

宣化因防设城,然而恐怕再没有一座城能像宣化那样,在漫长的朝代更迭与战乱中,依然固守着一片平和安宁。这当然得益于宣化城墙之坚,驻兵之多,同时也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宣化被称为“京西第一府”,西北方向出了北京第一座城防就是宣化,此地若是陷落,则北京危矣,所以明清政府不得不对宣化重视起来。正因如此,城内的百姓反而能够享得太平,世人称其“兵城”,百姓则称“平安城”。

‘上谷郡’是宣化第一个载入史册的名字”,“宣化夏商时属冀州,春秋时为燕国北境。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居沟通南北之要冲,所以宣化历来是汉族和东胡等少数民族聚集地。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率兵击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宣化属上谷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宣化仍属上谷郡。”

尽管历史向前走了两千多年,此地的名称也变换多次,“上谷”仍然是宣化历史上一个最古老的节点。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雅士都自称为上谷人;宣化城里还有“上谷书院”、“上古公所”等机构;明代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被封宣化,也叫做谷王;清道光年间,宣化府还在天泰寺街东口建了一座木制单孔布瓦歇山顶的“古上谷郡”牌坊,以昭示宣化历史的源远流长。

“尝遍宣化葡萄鲜,嫩香似乳滴翠甘;凉秋塞外悲角远,梦尽风霜八十年”。这是曹禺年老时对这座童年生长过的城市的追忆。我在宣化小住的时候几次吃到当地的牛奶葡萄,深有同感。

虽然有繁华的商业街和名品专卖店,但宣化城不算太大,尤其在老城区,在城门楼下,交通拥挤,甚至还有些混乱。但小城有小城的方便。即使公共汽车已经发动,看见那些从远处走过来的人,司机还是会停下来等等,待你上车后,司机还会用方言提醒你下次快点。

老宣化人会跟我讲清远楼下深深的车辙里的故事,会讲小时候如何到老城墙外去抓野兔,也会提到文革时去砸那座百年教堂。去年我去的时候,宣化博物馆开门迎客,参观的人不少,从辽代出土文物到察哈尔省会到近代的宣钢,都有介绍。最后居然还有一间小屋专门陈列市民的手工制作——大概就是些蛋雕或针织品。这些似乎本不该登上大雅之堂的东西,体现了宣化人的文化细节。过年时再去宣化,我看到几乎所有居民楼的阳台上都挂着灯笼或彩灯,一面面花红柳绿的灯墙是我在其他地方都不曾看到过的。

作为京西第一府,宣化大街上随处可见北京牌照的汽车。本地人说,宣化县里的人很多进城了,区里的人有的往北京跑,留下的宣化人就这么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