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五一去看中国的古城墙:历史的记忆 古城的故事

来源:365知识网作者:冰山一角责任编辑:卢建霞2014-04-24 08:45

12、潮州古城墙:一部活的史书

广东潮州市的潮州古城墙,始建于宋代,但为低矮土城;皇五年(1053年)重建,实际仅用了8个月时间。绍定年间(1228年—1233年)将外城改用石砌,潮州的城墙始有子城和外城之分。从三阳门之南,环绕西、北一直延伸到金山后,全长951丈,并辟“贡英”、“湖平”、“凤啸”、“和福”4个城门。乾道6年以后,新修东城,北从金山起,沿着韩江堤岸,与南端的旧城相接,长550丈,高2丈,全部用石料砌成。东城设4个城门,连同原来的旧城,全城共设11个城门,即:三阳门、小南门、下水门、浮桥门、竹木门、上水门、州学门、凤啸门、和福门、湖平门和贡门。城上构筑锯状矮墙共4000多堞。目前,绵延八里的城堤上,依旧点缀着四座城楼:下水门城楼、广济门城楼、竹木门城楼、上水门城楼。

潮州的古城墙是着名的潮汕美景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最长久的古城墙之一。迈进古城墙,摸索着古城墙壁沧桑的条纹,就像阅读着这几千年来的潮汕歷史……

公元2001年,潮州古城墙似于一场幻梦之后一洗千年的风尘,淡淡敛起沧桑,于是,人们心中跳动着的那段融匯凤台时雨、西湖鱼筏、湘桥春涨……的旋律,又多了这么一个音符––滨江长廊。

驻足滨江,在宛如长城的灰色与绿色之间,人所想到的,却绝非铁骑如风,马嘶金鸣的古国悲歌;也不完全是柳绿如湮,笙歌缭绕的江南情调。或许,那只是关于一个小古城的宁静遐思,至多再调进一点人生韵致的体味与怀想。

若晴空当阳,天青水碧,和风徐来之时,自韩江大桥头信步向北走入滨江,穿行于根叶婆娑的古榕树下,则可以欣赏到一组风与影的和谐奏鸣。榕树荫中,时有奇石妙花,回廊短几。三两翁妪,或持书,或把扇,悠然笑谈……

城墙已经褪去了所有时光的旧痕,所幸它依然是素朴的。绵延八里的城堤上,依旧点缀着四座城楼:下水门城楼、广济门城楼、竹木门城楼、上水门城楼。崭新的仿古建筑,似乎仍在顽强地牵挽着一丝老潮州的记忆--正如城墙边偶尔飘出的一曲弦诗,或者一缕冽然的功夫茶香。

据史料记载,古城墙始建于北宋时期,分子城和外城,开始是泥土夯筑而成,至北宋中期,大半毁坏。宋仁宗皇佑5年(1053年),知州郑伸主持修筑子城。当年的“筑城记”碑刻,至今仍保留于金山上。至于东城一面,公元1234年,即南宋理宗年间由知州叶观主持兴建。这道城墙稍后称为“堤城”,从南宋修筑至今,经歷数百年兵火沧桑,几经修復,其位置、墙体结构、门楼雉堞仍基本保持原样。

堤城以上水门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自上水门至金山麓,原是子城东墙,在北宋初建时还只是土城,绍兴14年(1144年)重修,才开始在外墙砌石头。南段自上水门至南城墙衔接转弯处,是外城的东墙,于宋代端平初年兴建,当时也只能做到外墙砌石,内面夯土,土石兼半,未臻完美。

公元1370年,明朝开国初大兴土木,全面修建潮州城墙。明代城墙特点是下半部砌石,上半部砌砖,砖石兼半。清代修建的城垣则全为砖墙,以细条砖砌成。

古代城垣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军事设施,目的在于防范敌人、保卫州城的安全。明洪武年间,俞良辅主持重修的潮州城墙,其设施十分完备,其中敌台、窝铺和月城,都是宋城未曾提及的新设置。据记载,明初这次重修,全城共建有敌台44座,窝铺67间,雉堞2932个,7个城门均有门楼,东、南、西、北各门还有月城�卫隐蔽,真可谓固若金汤。现在修復后的城墙共设立大小敌台20座,雉堞近600个,雄伟壮观。

月城,也称瓮城,建于城门外面,用于屏蔽、掩护城门。根据地形实际,有的建成方城,有的是半圆形。瓮门或左或右偏开,不与城门同向。月城功能是利用其特殊的位置和地形,起到诱敌入“瓮”、聚而歼之的作用。潮州古城的月城,保存至今的只有上水门一座。但为方便交通,其瓮门经改造后与城门基本同向。

潮州古城墙就像一部活史书,见証着千年潮州古城的兴衰。八景之一的北阁佛灯就位于城北。它始辟于宋,到明代已初具规模,歷代兴废不一。绕过山腰古城墙前的叠翠亭,沿石级穿过玄天门便可登上金山。临江望去,滔滔韩江水一路远去,阵阵江风,好像掀开古城墙沧桑歷史,千年不断的江水,仿佛在诉说着发生在古城上的一桩桩英雄故事。

南宋末年,蒙古骑兵长驱直下江南,古城经歷了一次兵火洗礼,这就是“马发守潮州”之役。金山上,就是马发全家殉节地。后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金山下建了忠节坊,并把他的衣冠埋在金山,在旁边种了一棵大松树,寄托对他的崇敬之情。如今,这位英雄名字,随同他墓前的这棵大树,已深深活在每个潮人心中。

清顺治10年(1653年),歷史惊人相似重演于这座古城墙上。北阁上有口巨型大水井,就是那段歷史见証物。

1653年,已降清廷的潮州总兵郝尚久举兵反清復明。八月份,十万清兵分二路围攻潮州。由于郝尚久部将王安邦开城接应清兵,城很快攻陷。郝尚久和他的儿子先后跳城。

沿古城墙南下,过上水门就是竹木门。其实,数百年来,竹木门外便是潮州地区货物主要集散码头。当时修復古城墙时,施工人员就在竹木门以北约50米墙基处发现6块与古代商贸活动有关的石碑。这6块清代石碑规定了各商家要明码标价,违者严惩等内容。歷史的变迁使韩江水运日渐萧条,也使潮州城失去了粤东地区商贸中心的位置。但在古老的竹木门下,仍不难想像当年城外百舸争流、万商云集的繁华景象。

位于东城墙中段的广济门城楼,俗称东门楼,是古城最大城楼。始建于明洪武3年,后多次重修,基本结构和装饰至今保留明代风格。楼仿宫殿式建筑,高三层,各层均为五开间,各层檐下和栋嵴多用木雕装饰,红墙朱柱格子窗,上书对联“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

旧常闹洪水的韩江把东面城墙从最初的御敌作用,变成御敌兼防洪作用,明代后叫城堤,就是说它的功能已从原来的军事作用转为防洪。谈到古城防洪,不能不说天后宫。

位于东门楼内侧的天后宫,始建于元代,是供奉妈祖林默的地方。据说是潮汕地区最有歷史价值的天后宫。据《潮州府志》记载,明、清两代每年州府都组织官方大型祀拜活动。原天后宫为两层木结构,由于太靠近东门城楼,挡住防洪通道,所以在后来城墙修復中,天后宫被移到原址北面并重新建造。

新建的天后宫面积更大,但没保留原两层结构,只保留清干隆年间的匾额和前壁12幅石雕,宫前增加两根石雕龙柱,宫顶饰以潮州嵌瓷工艺,华丽壮观。潮州古城在歷代兴建中,逐步形成一套由城墙、城壕、涵洞、排水沟、池塘和运河构成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