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五一去看中国的古城墙:历史的记忆 古城的故事

来源:365知识网作者:冰山一角责任编辑:卢建霞2014-04-24 08:45

10、大理古城墙:妙香佛国源于佛经

云南的大理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据文献记载,它“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谍,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当然,这些建筑今天多数已荡然元存,有的还依稀可见,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我对大理古城最印象深刻的是五华楼,庄严而神秘。到现在只要看到五华楼的相片,我就会浮想起大理历代帝王在城楼上接受百官朝拜,万民景仰,大叫“平身”的场面。不知道那时街道两边是不是也有樱花,现在的五华楼被樱花装点有些妩媚了。心想,大理帝王应该风流如斯,将南方的多情糅合进威武的气概中,应该也是妩媚的吧。

相对于城内的五华楼,刻有仓劲有力的“大理”两字的城墙则显得威武而沉默。世代保卫着大理国的城墙,历尽了世代的沧桑,见证着历史的痕迹,沉默并不代表它的缄默,我用手去触摸他,仿佛感受的到兵戎的过程,奢华的帝王生活,还有淡淡的少数民族风情的歌谣。不知道是不是我想的太远,总感觉这样惬意的风,曼妙的樱花,古老的低吟有着深刻的故事震撼着我的每一根神经。

大理对我的吸引力源自天龙八部,但到了大理才发现,当地的人文与景观不是用一本书能概括的下的。

金庸笔下的大理原本就是真实的大理,因为大理的风景本来就非常具特色,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亦是如此。金庸笔下的大理,人文环境是淳朴、善良,心性平和的。历史上的大理,百姓都笃信佛教,上层又受儒家文化的很深影响,整个社会似乎沉浸在一种仁厚宽和的气氛中。段誉的痴情、厚道、爱管闲事、反对学武,一方面是他的个性使然,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大理国的社会风尚,与大环境有关。其他像“善人渡”铁索桥与奔腾的澜沧江的描述,也都是和小说主人公当时的行动和心情紧紧结合着的,因此显得极其贴切生动而又不拘一格,变化多端。这些美景,有的有所依据,有的全然出于作家的艺术想象。金庸没有到过大理,却将滇西景色写得如此迷人。

在港版的黄日华主演的天龙八部中有这样的镜头,八部众,是八部天龙的别称,是佛教八类护法天神。八部神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许多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实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芸芸。金庸把佛教用语引用过来是泛指在茫茫天意笼罩之下,芸芸众生,他们种种的,各种各样的,人生从繁华和落寞,或者从落寞走向繁华的境界,又从繁荣走向落寂的种种境界。告示着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实际上是大理国第十六代国王段正严为原型塑造的一个人物。段正严,又名段和誉。史籍中多称其为段和誉,很少称其为段正严。段正严为段正淳子,段正严在位期间,积极谋求归附南宋朝廷,和南宋王朝的关系较为紧密。他曾多次向宋王朝入贡。段和誉遣使入贡于宋,宋王朝册封其为大理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