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5日,市民在北京甘家口一公交站候车,身后的反腐倡廉公益广告格外醒目。中新社发 李慧思 摄
中新网3月14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刊载《中共大规模反腐超预期》一文,文章指,中国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将改变现有游戏规则,从而可能从根本上撼动官场GDP主义。重击腐败将使各级政府官员把过分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注意力,转向其他领域,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差距和文化建设等。这些领域才是现代政府更应该关注但却被长期忽视的方面。
文章摘编如下:
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已先后有20余位副部(省)级及以上高官,因贪腐等问题被宣布接受调查。根据中国检察部门提供的数据,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平均大约只有6名副部级及以上官员因贪腐落马。由于中国目前已是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强大的反腐阵势不仅在中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势必引发世界各国对中国超常规反腐的关注。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腐败问题在各国都是一个不断升温的话题。有报告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许多地区的腐败问题都趋向恶化。因此,中共的大规模反腐,对于中国国内乃至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如果只是认为严厉反腐,会对个别官员微观层面的预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话,可能会低估反腐运动在宏观和思想层面的长远作用。事实上,反腐和节约运动最可能对中国最近20年所形成的经济发展至上(GDP主义)的官场文化,带来沉重打击。
中国政府主导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各项经济指标和在世界的经济排名节节攀升。然而,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贫富分化、物价房价高涨和环境污染等各种负面问题,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探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时,一些观察人士把主因归结为中国官场形成的盲目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的GDP主义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下,各级官员都陷入了疯狂追求各类经济指标的竞赛之中。
这不仅因为对这些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可能直接影响官员自身的提拔和升迁,也在于这些指标本身即意味着重大物质利益。这些利益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通过贪腐方式来转化为个体利益,这样才能给官员和其所在单位带来无穷尽的激励作用。不可否认,GDP主义在推动中国政府转型和发展经济方面,曾经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物极必反,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经过了急于起飞、片面追求速度的发展阶段,如果任其继续主导中国政治的运行规则,前面谈到的各种问题也将会不断恶化,最终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