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禁令之下暗度陈仓:揭秘违规送礼“隐身变形”花招

来源:新华社作者:袁汝婷、赵宇飞责任编辑:孙智英2014-01-12 17:18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袁汝婷、赵宇飞)近来,中央纪委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等。然而,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运用网络交易逃避监督,而且送礼与收礼互不见面。

送礼与收礼,穿上“隐身衣”

记者近日在北京、重庆、长沙等地采访发现,中央禁令之下,请客送礼之风有所收敛,一些高档销售品商家反映“今年明显不好卖了”。

然而,一种名为“礼品册”的商品在网络上销售火暴。在搜索引擎输入“礼品册”,显示结果达190多万条,大多是专门销售礼品册的网站。

记者随机打开一家名为“满橙礼品”网站看到,每个价位的礼品册对应着一些商品,其中一个版本中,有单反相机、高档烟酒等18件价值数千甚至上万元的商品。

莫非重金送礼暗藏通道?据“满橙礼品”一陈姓推销员介绍,送礼者先确定礼品档次并付款,留下收礼者地址,网站先寄给收礼者一张有账号密码的礼品册,收礼者通过账号密码登录网站,自行选择礼品,之后礼品将会快递送达。

“和府礼品”销售人员说,八项规定出台以及反“四风”以来,请客送礼的风险越来越大,而用礼品册方式送礼比较安全。礼品册是一张巴掌大的卡片,很不起眼,其中礼品从几百元的到几万元的不等,收礼人自己选定之后,这些礼品可快递到家门口,既安全隐蔽,又投其所好。

销售人员透露,公务送礼是其主要业务,但对于礼品册购买者单位名称,他们却讳莫如深。“新博雅礼品”销售人员说:“最近有不少企业买礼品册送给机关单位,都是十几万的大单。”

与此同时,礼品册还成了部分单位发放福利的“新宠”。“礼尚往来”的一位销售人员说:“今年检查很严,购买单位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你买的东西、送的人,只有我了解,连我的同事也不会知道。”

电子礼品卡,随时可套现

在网络送礼同时,一些名为“电子礼品卡”的商品销售也十分火暴。这种卡片不记名、无实体,面值从50元到1000元不等。

在京东商城网站上,涉及电子礼品卡的评价达11万多条,其中较多出现的是“给领导送礼的神器”、“单位福利有着落了”、“发票开得灵活”等评价语言。

记者采访调查发现,多数网站并未要求购卡者输入身份证号码;在支付页面,发票名目可选择办公用品、劳保用品、教材资料等类别;购买成功后,系统提供消费密码,在提交订单环节输入密码即可消费。

一位电商服务人员介绍,送礼者在网上购买电子礼品卡后,可将密码转发收礼者,他们可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凭消费密码任意选购商品。从买礼品到送礼品,双方无需见面,也不用经手实体卡片,既方便快捷,又避免了送礼风险。              

业内人士透露,有的客户一次订购几十张上百张电子礼品卡,因为它不仅方便快捷,还可以套现。在赶集网、58同城等生活信息类网站,回收电子购物卡的信息比比皆是。

在淘宝二手交易市场搜索“电子礼品卡”,显示内容达3000余条,价值几百元乃至几万元的礼品卡,大多标以九折的价格,如北京市海淀区一卖家将3万元的京东商场电子购物卡标价两万七千一百六十元出售。

记者发现,这类买卖大多通过支付宝、网银转账方式进行交易,一方面收礼人将购物卡面值“变现”存入支付宝,另一方面,“黄牛”将回收的购物卡再次销售,形成了一条“卖卡—买卡—套现”反复循环的灰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