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一带一路”乘长风 时隔四年又重逢
——记“中远荷兰”号再次停靠科伦坡港
新华社记者朱瑞卿 唐璐
载着满满一船货物,“中远荷兰”号18日下午徐徐驶入科伦坡港,停靠在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CICT)4号泊位,这个4年前它曾停靠过的地方。
放下悬梯,码头船舶作业指导员登船……不一会儿工夫,一切准备就绪,矗立在码头岸边的桥吊隆隆作响开始作业,把集装箱一个接一个从船上卸下来。拖车拉着集装箱有序驶向不远处的堆场。各色集装箱层层叠叠地码放在全长1200米的堆场上。远远望去,整个堆场好似山丘起伏。
在“中远荷兰”号与科伦坡港“分别”的这4年里,中国海运事业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迅猛发展,船长顾龙华颇有感触地说:“作为一线从业者,我深切感受着中国海运业的蓬勃发展。最近几年,我们去了很多之前不曾去的国家。而且不管多大的船,不管去到哪里,通常都是满载而去,满载而归。”
中远海运集运(兰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孟海嶕告诉记者,中远海运总体规划路线和覆盖范围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高度契合。近年来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中远海运强化主干航线竞争力的同时,着力发展和丰富东南亚、欧洲、中美洲等地区支线服务网络,以更好地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沿线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连通网络。几年下来,中远海运仅在科伦坡的本地进出口重箱量就增长了4倍,中转箱量增长了9倍。
轮机长王永高4年前曾随“中远荷兰”号来过科伦坡港。站在驾驶台船桥上,作为一名亲历者,王永高一边向大家描述4年前在这个泊位,“中远荷兰”号向两国领导人鸣笛致敬的场景,一边又有些吃惊地说:“那时的码头还有些空旷,远没有今天这样繁忙,如果不是看到那个白色的办公楼,我都差点没认出来这个码头。”
科伦坡南港码头项目2009年国际招标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航运业走低。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招商港口)基于对当地市场的深刻理解,凭借国际化的视野果断出手拿到了经营权。2010年,招商港口和斯里兰卡港务局联合组建CICT公司。
“2014年CICT提前竣工并投入运营,当年即实现68万标准箱业务量。2017年底,CICT吞吐量已经达到235万标准箱,”CICT公司首席执行官黄鹏告诉记者。根据一家法国航运咨询公司的最新数据,在CICT带动下,科伦坡港今年上半年吞吐量位居全球港口第22名。
随着逐渐达到设计吞吐量,产能饱和,CICT目前正在计划向西扩建198米,并在今年订购多台岸桥、场桥,以满足更多船舶的停靠需要。黄鹏说,当今最大集装箱货运船长达400米,CICT完成扩建后,可以同时停靠多艘400米长的大型集装箱货运船。
CICT不仅带动了斯里兰卡航运业发展,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共建“一带一路”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黄鹏说,CICT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招商港口在其他国家项目的建设运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近百名从CICT走出去的人才,如今正奋斗在全球各地港口码头的工作岗位上。
当晚11时50分许,“中远荷兰”号缓缓驶离科伦坡港,码头上的闪闪灯光仿佛在向这艘远洋巨轮道别。“中远荷兰”号回国后将被调往其他航线,展开另一段全新的航程,继续驶向“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明天。
(新华社科伦坡9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