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际资讯>>正文

揭秘俄新型快反部队:大国博弈中的精兵利器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徐一天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10-21 11:15

优先保障的重点建设部队

俄军推进快速反应部队的现代化转型,注重从多方面下工夫,优先保障,全面倾斜。

增加编制,补齐作战短板。在俄军持续改革,部队普遍精简裁员的情况下,快速反应部队编制却得到加强。海军陆战第55师整编为陆战第155旅后,编制人员反而比原来增加不少。针对俄格战争中暴露出的快速反应部队防空能力、情报侦察能力不足问题,将4个空降师原有的防空营扩建为防空导弹团,在保留原有便携式防空导弹和高炮的基础上,增配了防空导弹综合系统。空降兵师、旅单位的侦察连被改编为侦察营,团、营单位的侦察分队编制也大幅增加。

量身定制,优先更新装备。根据空降作战特点,研发了新型空降兵战车BMD—4M,配备目标自动跟踪装置和夜视、红外成像装置,增强了防空能力和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作战能力。快速反应部队编配火炮逐步更新换代,改进型的“章鱼—SD”水陆两用自行火炮安装了卫星导航系统和新型火力控制装置,可用运输机或登陆舰输送,也可用降落伞空投。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研制了多款无人侦察机。便携式“副翼”无人机具备夜间侦察能力,带有可旋转摄像头,视界宽阔,识别准确。为提高伞兵作战能力,还专门研发了人员随战车一体伞降的设备和技术。

强化训练,锻炼超常能力。俄军每年征兵两次,普通陆军训练周期为半年。这种训练周期造成许多高难项目无法完成,训练在低水平循环。为此,俄空降兵将训练周期从半年改为一年,明确规定一年内完成从单个士兵到营整体的各项战术训练。为了培养官兵超常能力,训练常在环境、气候和人员生理的极限条件下进行。今年4月,第98空降师官兵搭载伊尔—76运输机伞降至北极地区巴尔涅奥浮冰,在浮冰上连续3天进行极端气候条件下搜索、发现和救援演练。在保持从严训练传统的基础上,近几年又推出一系列训练改革新举措。今年相继举办了坦克大赛、海军陆战队战车技能大赛和空降兵技能大赛。通过营造高强度对抗的战术环境,收到了平时训练达不到的效果。

大国博弈中的精兵利器

新的历史条件下,俄罗斯军事战略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重振大国地位成为政策首选,参与大国军事、政治博弈渐成常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实力所限,又不可能采取前苏联全面军备竞赛的做法,将更多倚重非对称战力达成对西方的威慑和制衡。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俄军建设新型快速反应部队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是:

规模扩大。俄国防部一再强调,“建立快速反应部队是迫在眉睫的强军措施中最可行的措施”“俄罗斯必须拥有一支能够在最短时间到达冲突地区并解决问题的部队”。根据这一目标,国防部近日批准了空降兵提出的扩军建议,开始着手将现行的每个空降师编制2个伞降(机降)团改为3个,并于今年12月前将第45空降特种团扩编为旅。

使命拓展。随着俄罗斯在大国博弈中的纵横捭阖,其使命与功能不仅局限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正在向其它领域拓展。在重要目标、重大活动的安保警卫中,不时出现这支部队的身影。今年索契冬奥会期间,专门抽调第7空降师2个营加强警卫力量。在主权争议地区,强悍的快速反应部队成为宣示军事存在、维护地缘战略利益的首选兵力。近年来,因北极主权纷争,俄先后派海军陆战队在极地岛屿登陆构筑军事设施,出动空降兵在北极浮冰伞降举行军演,最近又宣布组建3个特种作战旅常驻北极。在联合国框架内的维和、处突、反恐行动中,俄快速反应部队被赋予重任。空降兵司令部最近宣布,空降兵正进行职能重组,其新增任务之一是海外救援,包括撤离冲突地区俄罗斯人员。在军事外交活动中,快速反应部队成为展示实力的窗口、威慑对手的利器。

能力升级。一是更新主战装备。计划2025年前空降兵完成装备更新,1500辆BMD-4M新型空降战车和2500辆“海螺”装甲运兵车将补入部队。二是加强空中侦察和打击能力。俄空降兵司令沙马诺夫近日透露,空降部队改革重点是大量增加直升机、无人机。三是增强远距离快速投送能力。最近研制的新型运输机伊尔—476完成首飞后,军方已下达采购39架的第一批订单。四是推进武器装备智能化。国防部成立了军事机器人技术中心,今年年底前,将在空降兵组建5个机器人分队。五是提高人员素质。拟在3年内拨款100亿卢布,用于建设特种部队、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军官培训基地。

挑战多多。首先是装备现代化的追赶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俄军事专家普遍认为,俄快速反应部队一个主要短板是空中力量弱,与美海军陆战队实现直升机化、大量配备固定翼战机的作战能力相比,差距悬殊。其次,应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围堵,将是俄快速反应部队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应对军事围堵和战争威胁中加强建设、发展壮大,将决定俄快速反应部队今后的走向。第三,一些陈旧的军事理念和传统思维,制约着战斗力提升。有俄媒体载文指出,最近军演、检查结束后,总结的许多经验仍是卫国战争时期的思维,看不到鲜活的问题和教训,总结内容也未能在部队及时检讨。这说明,军事思想的创新,是俄军快速反应部队今后发展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国防科技大学原政委 徐一天 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