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实,突出重点——
在特定领域实施非对称威慑训练
★着眼抗击空天突击,加强“空中-太空”作战演练
★面对强势对手的战略威胁,高举“核盾牌”
★通过增加演习透明度,展示俄军战争威慑实力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俄国家安全环境的转变和国内政治经济的稳定,俄军认识到必须发挥自己在重点领域的优长,维护国家利益拓展的需求。为此,俄军强调通过增强威慑力量,提高威慑能力、展示威慑实力来维护其国家利益。
首先是加强“空中-太空”作战演练。俄军认为,未来军队集团的军事行动将从“空中-太空”作战开始,能否有效抗击敌空袭兵器特别是敌空天力量的首次密集突击,将直接影响到武装斗争的进程和结局。为防止敌人利用太空优势发动袭击,俄在建立统一的空天防御系统时,明确把太空作战纳入其中。如2004年7月进行的“机动-2004”战略演习中,太空兵演练了空天侦察监视、导弹袭击预警与拦截等空天作战课目。
第二是加强核力量演练。面对强势对手的战略威胁,俄军高举“核盾牌”。从1999年至今,俄战略导弹部队先后在数十次重大演习中参演或单独组织战略演习。同时,俄军加大试验发射或训练发射的力度,频繁进行战略导弹试射,检验战略核部队的战备状态。2006年,俄海军在4天内从3个不同的海域试射3枚战略导弹,恢复了中断11年的北冰洋海域水下导弹发射试验,以全面检验和提高了海军战略核力量的作战能力。2007年,俄空军恢复了中断15年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例行性远航巡逻。
三是增加演习透明度,展示威慑实力。与苏联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军演习透明度不断提升。俄军认为,演习不仅是一种军事活动,更是一种政治手段,通过军事演习可达到扩大军事影响力、震慑对手等多重目的。通过演习,俄军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俄军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能够摧毁任何来犯之敌”。2003年5月,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不久,俄军举行了以攻击美国卫星侦察系统,降低其精确制导武器效能为假想的联合演习。这一演习具有明显的向美国叫板、保护俄在伊拉克利益的考量。
立足实战,突出战备——
不断增大突击战备检查力度
★将完善战备训练作为武装力量发展重点
★不打招呼的突击战备演习有效检验部队战备水平
★突击战备演习规模与频度不断增大
俄军始终把战备训练作为提升战斗的重要手段。2006年1月12日,俄前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将完善战备训练作为俄罗斯武装力量未来发展的三个重点之一。
2008年俄格冲突中,俄军在接到命令50分钟内从驻地抵达茨欣瓦利,陆军第58集团军在2小时20分钟内完成燃料、弹药补给等一切作战准备,并开始实施越境行动。俄军在西方国家来不及统一立场时已取得了战争胜利。战后,美国五角大楼一名高级官员称:“不得不承认,虽然事先已料到俄军的行动速度,可是他们实际的行动还是比我们预料的快得多。”
总结俄格冲突经验,俄军更加重视战备训练。一方面加大了战备检查力度。2013年2月,俄军对中部军区和南部军区展开了一轮大规模突击战备大检查,紧急拉动了7000名官兵、数百辆装甲车辆,约40架飞机。2013年3月28日凌晨4点,俄总统普京参加完金砖国家峰会后,乘机返回莫斯科途中,向国防部长绍伊古下达了演习命令。15分钟后,俄空降兵部队和运输航空兵部队拉响战斗警报,黑海舰队指挥所迅速投入工作,所有参演部队均转入高等级战备状态。俄军认为只有突击战备演习才能真正了解战备水平,提高官兵战备意识,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才能使部队时刻处于临战状态,保持战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