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亚洲军费驶向快车道
经济增长支撑军费高企,中国军费支出仍处于“还债阶段”
瑞典智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14日发布报告称,2013年全球军费总额(其中部分为估算数据)为1.747万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连续两年走低。与此同时,亚洲和大洋洲地区2013年军费开支名列世界前茅,军费增长3.6%,而非洲军费开支增速则更为迅猛,增长约8.3%。
亚非拉增 美欧降
SIPRI报告显示,占全球军费近4成、仍排名首位的美国2013年军费有所下降。美国2013年军费支出6400亿美元,比2012下降7.8%,分析称其主要原因是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活动缩小。
包括大洋洲在内的亚洲整体军费为4070亿美元,其中亚洲军费开支约占全球所有军事预算的1/4。排名第二位的中国比上年增长7.4%至1880亿美元。而近年来在总统普京领导下致力于军事改革的俄罗斯,军费则增长了4.8%,至约878亿美元,位列第三。中东国家沙特阿拉伯则一举超越英国、日本与法国,成为排名第四的军费支出大国。日本军费自2013年起止跌反涨,军费支出486亿美元,排在第8位。
出人意料的是,亚洲军费开支增加最快的国家是阿富汗,2013年军费增长77%。SIPRI报告分析认为,由于面临2014年底美国及北约武装力量从阿撤军的可能,阿富汗政府需做好准备以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全部责任,为此去年以来军费开支剧增。而近年来国内局势一直不太稳定的伊拉克,为维持治安增强军力,去年军费开支也大幅增加27%。
此外,SIPRI还研究发现,2013年武器进口大国主要有印度、中国、巴基斯坦、阿联酋和沙特。近年来印度和巴基斯坦购买攻击性战斗机的军费一直呈增加趋势。报告称,此举显现出双方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边境冲突的疑虑,企图借助战斗机帮助己方取胜。而在朝鲜半岛未来局势仍不明朗的背景下,韩国在全球武器采购排名中也位列前十,排名第八,其80%的武器装备采购自美国,其中大部分是用于发现并消灭弹道导弹的武器设备。该研究还指出,中国也逐渐成为向全球市场推销本国武器的大国。目前中国已超过法国,跃居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国。中国武器占全球市场的份额最近5年从2%增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