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际资讯>>正文

揭秘美军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需看防长“眼色”

来源:新京报责任编辑:黄杨海2014-01-13 14:45

【看点2】参联会充当联合司令部“大脑”

具有实际指挥权的联合作战统领机构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提到参谋长联席会议,尤其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那么,参谋长联席会议是什么机构?它与联合作战司令部有着怎样的关系?

  参联会一度被架空

参谋长联席会议是1942年初由时任总统罗斯福运用战时总统特权,将陆军、海军联合委员会改组而成。1947年,经国会立法批准,正式列为美国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领导机构。1949年,设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堪称总统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负责主持联席会议和处理日常工作,为全军职位最高的现役军事将领,由各军种高级将领轮流担任。

成立初期,参谋长联席会议是美国军事体制中一个领导机构,隶属于国防部。成员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副主席、陆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不过,只是一个协调军种作战决策及各自利益的联席会议,则因各个军种的利益争夺而陷入僵局。

在越南战争期间,出现过轰炸越南的美军轰炸机需要同时从4个独立的司令部收取指令的情况。参谋长联席会议一度沦为没有决策、指挥权的“和稀泥”机构,尤其在作战决策上,更是难以形成统一的作战思想。

1986年法案拯救参联会

问题的最终解决得益于两个名为戈德华特和尼科尔斯的参议员。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这两人提出的《国防部改组法》,用立法的方式解决了联合作战中的各军种统一指挥问题,这一法案随后也以两人的名字来命名。

该法案规定,“在所有冲突中,都将使用一支联合力量进行作战,各军种参谋长不再是作战指挥官,作战指挥官是战区总司令。”这种联合力量就是“肩负范围广泛、连续性强的任务,并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军种的部队组成的军事司令部”,即联合作战司令部。

《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一举打破了美国各军种指挥之间的权力屏障,使联合作战体制真正得以形成,让参谋长联席会议成为了联合作战司令部真正意义上的“大脑”。

根据《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参谋长联席会议从一个松散的协调机构变成了一个具有实际指挥权的联合作战统领机构。对上,可以听命于由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组成的统帅部的号令,各军种作战部队必须完全服从于由统帅部决策的、战区总司令指挥的、三军统一的联合作战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是世界上首个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国家,总统为国安会主席。在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方面,国安会为总统提供决策支持。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国安会法定军事顾问,国家情报总监是法定情报顾问。

美军各军种及其伙伴国军事力量将进行快速组合,将各自作战领域、层次以及地理范围形成一体化力量,进行作战。保持全球范围内的灵活性,通过更加精准的兵力部署,以及更广泛地运用快速远征部队,扩大整体作战范围。 ——去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邓普西签署并颁布了《联合作战顶层概念:联合部队2020》文件,明确提出“全球一体化作战”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