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际资讯>>正文

逐梦海外 情系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剪影

来源:新华社作者:严锋责任编辑:刘腾2013-11-04 16:41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特稿:逐梦海外 情系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剪影

新华社记者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中国首批留学生之一、“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当年对归国同学的这番勉励,精辟概括了中国近代以来留学史的一个不变主题。

百余年来,一批批留学生负笈海外,学成回国,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人生轨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从1978年至2012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26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109万人。2012年度,中国近40万的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居世界之首。新时期的海外留学生秉承先辈的家国情怀,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们的奋斗,与国富民强的中国梦紧紧相连。

“生活不会亏待懂得坚守的人”

从30年前留学东瀛,到成为东京理科大学终身教授,在赵新为的字典中,成功意味着坚守。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在农村高中当了一年代课教师的赵新为考上天津大学。大学毕业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同时获得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资格。从570万考生、到26万大学毕业生、再到1000名公派留学生,这近乎万里挑一的机会没有让赵新为沾沾自喜,他的想法依然是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报效祖国。

从大学开始,到留学东京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赵新为的研究领域一直是半导体微电子学。支撑他多年专攻这门学问的除了兴趣,还有坚守的信念。

在农村代课时,赵新为曾收到表哥送的一份生日礼物。那时候皮鞋还算“奢侈品”,表哥把一双毡鞋打磨掉毛,刷漆定型,改成皮鞋送给他。赵新为就穿着这双鞋,走进大学,迈出国门,至今珍藏。

正如他所说,那代人对待事业的态度也许就像对这双鞋一样,因为稀缺所以分外珍惜,一旦选择就坚持到底。

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赵新为留学毕业求职时并没有得到公正机会。后来,去东京理科大学应聘前,他几次打电话与校方确认并自荐,最终获得面试机会。他凭借丰富的研究成果、细致的教学规划以及发自内心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最终打动了校方。

2003年,赵新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1年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这两年,他在天津市两所大学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将更多精力投向国内。

“每个人的梦都不一样。作为一个学者来说,我的梦想是把知识变成为社会真正作贡献的东西。所以我既要搞尖端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还要把研究成果尽快推向社会做应用,”赵新为说,他打算把接近应用的研究重点放在国内,满足国内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

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赵新为与其他留日专家组成“留日博士专家团”并担当团长,通过教育部资助的“春晖计划”,自2001年起,每年为青海、四川等地服务一周,为当地高校提供教学科研支持。这些年“留日博士专家团”已有超过300人次前往祖国西部,帮助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高校申请“春晖计划”资助项目超过500项、获项目经费近5000万元。

赵新为坦承,与其他留学博士专家团相比,自己所带领团队的成就也许并非最显著,但他一直在坚持,多年来从未间断。他相信,生活不会亏待懂得坚守的人,悉心浇灌,一定会结出美丽的花朵。

梦有多大,事能做多大

1998年,38岁的王治河自费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刚开始在餐馆打工挣学费时,他的“师傅”、一名餐馆侍者对他说:“你在这里好好干,多学点本事,过几年自己盘下一两家餐馆,这辈子就衣食无忧了。”但王治河说:“那不是我的梦想。”

王治河出国前曾被评为中国社科院“十大杰出青年”、曾任《国外社会科学》杂志副主编。他在研究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人类未来发展颇有启发的哲学思想,因此毅然告别年迈的父母和9岁的儿子,在妻子支持下赴美学习。

已两鬓带霜的王治河回忆当初所下的决心和种种经历时说:“我的梦是个‘大梦’。人能做多大,关键看他的梦有多大。”

读了8年,王治河46岁时终于拿到博士学位。如今,他已成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阵营中的重要成员。美国波士顿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波士顿大学教授白诗朗在为王治河的英文著作《过程与多元:中国和而不同思想研究》所写的书评中说,该书一个“特殊贡献”是“将中国古典儒家的哲学关怀与全球化时代的现代过程思想整合起来”。

王治河担任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后,积极推动主办“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迄今已举办7届,吸引了世界各国不少“生态文明”和“后现代发展”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

“我想建一座桥”

“2003年8月26日,我一个人拉着大行李箱、背着背包来到英国。当时就觉得什么东西都好贵,啥也舍不得买。”熊榆回忆说,为了省钱,他当时住进了最便宜的青年旅社。

不过谈起这段最初的艰难日子,这个30岁出头的“80后”言语中并没有沉重。

来英国后,从读书到工作,熊榆换了三四座城市,搬了好几次家。刚来英国时跟十几个人挤一间房的熊榆,如今买下了一套别墅,也算是圆了一个梦。熊榆还有另一个梦想,就是“建一座桥”——一座促进中英两国青年互相学习、尤其是创业交流的桥梁。

“身在海外的人总有一个情结,就是看看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在海外能做些什么”。早在刚来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时,熊榆就认识到,英国人口仅占世界1%,却有着9%的科研产出,其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值得中国学习。

有着工科背景、却转行做了管理学博士后研究的熊榆发现,科研成果商业化和青年创业能力是两国共同面临的课题。为此,熊榆在2006年博士阶段学习期间,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约克大学等多所英国高校有关人员联合发起“21世纪中英创业计划大赛”,并担任组委会主任。

熊榆说,举办这个大赛是为了展示中英学子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并为有志于在两国商业领域开拓进取的创业者提供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

熊榆的努力很快受到英国官方的重视,2010年,他获得英国首相计划奖励,第一次将英国首相计划《中英创业导向项目》引入中国西部。英国首相计划是高水平的英国国家级项目,每年仅批准5个项目,熊榆也成为该项目启动以年来最年轻的项目获得者。

“如果说买房是属于个人的小梦想,‘建桥’则是想为国家做点事,实现个人小梦想与为祖国作贡献还能相互促进,”熊榆指指身上印有“2012年奥运火炬手”英文字样的T恤说,“这就是个例子”。

“现在想来,除了我在研究上的成就,伦敦奥组委看中的正是我为中英两国青年交流所做的事,这与当年奥运会口号‘激励一代人’相契合。”熊榆说,这是他为祖国作贡献获得的一种认可。

“我们的任务是结合中国的实际”

2012年9月,当赵然收拾行囊,准备来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克莱尔蒙特研究生大学攻读金融工程专业硕士时,他特意带上了几个中国结。

“这是送给美国老师和同学的好礼物,挂在宿舍里也可以使我时时想起祖国、想起家人,”他说。

23岁的赵然研究方向是中国金融领域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有关证券和期货市场的波动率、价格预测等。赵然表示,中国A股市场上不久前发生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让他对自己和同辈海外学子所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老一辈留学生把国外一些理念和应用体系带回祖国,而我们的任务是结合中国的实际使其更加完善,”赵然说,“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可回避地要和国际市场接轨,但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存在不够完善之处,这些正是我们这一代留学生应致力研究、贡献才智的地方。”

金融工程领域的探索对赵然来说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他曾利用假期在纽约资产管理公司实习。在实践过程中,赵然开始逐渐成熟,开始关注“象牙塔”之外的、自己不久就将步入的现实社会。

“到美国留学是为了实现我个人的理想、实现事业发展,但这同时也与中国梦息息相关。如何运用我所学的知识,从细微角度作贡献,使中国金融市场更完善、使金融体系运行更平稳,是我所追求的目标,”赵然说。

逐梦海外,情系祖国。

一代又一代留学生,一段又一段奋斗故事。他们的人生之梦,伴随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显得更加灿烂绮丽。(完)(执笔记者:海洋、李勍;参与记者:朱超、杨阳、薛颖、刘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