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际资讯>>环球博览>>文化>>正文

国外如何编纂字典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高飞2011-07-22 16:38

  阿语:跨国字典受推崇

  大体上,每个阿拉伯国家都有本国学者编纂、出版的阿拉伯字典。不过,在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中,普遍流行和被认可、肯定甚至赞赏的字典,大致有三部:《蒙吉德》、《毛利德》和《沃西德》。这三部可谓“跨国字典”,以其水平高、印制精、流行广和影响大而著称。

  《蒙吉德》和《毛利德》由黎巴嫩语言学家编著,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出版。《蒙吉德》第一版早在1908年就出版发行,迄今已经修订、更新、出版发行了41版,平均不到3年就修订、再版一次,而且都是比较大的变动。记者手头有三本《蒙吉德》字典,分别购买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记者发现,它们的区别很大,且一本比一本厚。

  不过,《蒙吉德》和《毛利德》基本属于家族文化传袭式的编纂、修订和制作方式,虽然颇受读者青睐,但由于修订得太快,难免让人多少对它产生不够精益求精的议论。而在埃及出版的《沃西德》,则堪称一部精雕细刻的字典。

  《沃西德》由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阿拉伯语言学会负责编纂。开罗阿拉伯语言学会始建于1932年,它是阿拉伯语的最高权威机构。其宗旨之一就是维持和普及阿拉伯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为此,这一学会在成立不久就酝酿出版一部能够反映阿拉伯语最高水平、最标准、最具权威性的字典。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开罗阿拉伯语言学会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字典编纂委员会。

  1960年,第一版《沃西德》问世,2004年《沃西德》推出第四版,成为独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阿拉伯语字典。现在,《沃西德》已成为开罗阿拉伯语言学会的“拳头产品”。这一字典的修订和再版,对阿拉伯语言得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普及,起到突出作用。(本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