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一直不断修订,至今累计发行4.5亿多册。近日,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和商务印书馆经过7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第11版的修订和出版工作。《新华字典》第11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字音,如“拜拜”的“拜”,原来只有bài一个读音,这次增加了bái的读音;还增加了近年来出现的新义项,如“晒”,增加一个“展示”这个新义项,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晒工资”。国外字典的编纂如何保证规范性、严谨性和时代性,本报驻外记者分别做了相应的调查。
英语:牛津成就经典
中国编词典往往是集全国之力,也有政府的参与,一流学者的参与。对于《牛津英语词典》来说,规范化、权威性同样至关重要。《牛津英语词典》当时由英国语文学会特设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编纂,在1884年编成第一分册。1928年,牛津大学出版了最后的第十分册。1933年,该词典又被重印成12册,外加补遗1册,共13册。全书收词41万,引例近200万条。这部书是迄今篇幅最大的语言词典。
翻找一个词要搬来13本大词典,实在太不方便。1933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压缩编成《牛津词典节本》两卷本。另外,出版社方面又安排学者编成较便于普通人使用的《牛津插图英语词典》和《简明牛津词典》。《简明牛津词典》被认为定义准确简明,因此该书篇幅虽不大,但长期成为英语词典的权威和典范。
对于词典,英国人普遍认同这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说起英语语言,就不能不提塞缪尔•约翰逊,因为他在250多年前编纂的《英语字典》至今仍是很多家庭书架上的“常客”。约翰逊最伟大的壮举就是凭借一人之力,花费9年时间,在1755年编纂出《英语字典》。
让这本字典闻名天下的不仅是约翰逊超人的效率,还有其丰富的内容。约翰逊收录了四万多单词,并举出单词使用的实例,比如,仅“吃”这个词,约翰逊就列举出133种意思,援引了363个例句。约翰逊的字典成为意大利和西班牙字典的榜样,对美国英语产生的影响更是深远。
伴随人类走进网络时代,《牛津英语词典》也毫不介意纳入更多现代词汇。在今年3月,《牛津英语词典》编委会宣布编纂人员已经开始收录各种网络用语缩写,包括缩写“LOL”意指大笑,“IMHU”则指个人浅见,“BFF”意为永远的朋友,就连惊叹用词“噢,我的神”的缩写“OMG”也成为《牛津英语词典》新词。
不仅如此,《牛津英语词典》编委会还首创先例,将心形符号“■”编为最新单词。心形符号最知名用法就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的宣传图样“I■NY”意指“我爱纽约”。现在牛津词典的网络修订版已可查到这个符号,而且这个符号还被编在英文单词的心的旁边,词性是动词,意思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