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一定有军旗高高飘扬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栗森阳责任编辑:马嘉隆
2020-05-25 19:41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是一场守望生命的战争。

疫情来势汹汹,时间一刻不停,数字不断跳动。

大灾大难,人命关天。可是却有这样一群人,哪里危险,就往哪里赶。

正如救人是医生的本能,战斗也是军人的天职。当医生的职业与军人的身份融为一体,“战士”的本色彰显得尽致淋漓。

东西南北大集结,天降雄师援荆楚,只为早日再现被口罩挡住的笑脸,只为早日救出被锁在水银柱中的春天。

天河机场,子弟兵列队出舱;一批批参加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的党员骨干,带头进入病区,争着把最艰巨的任务扛在肩上。这是军队的声音:“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子弟兵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军人,为民服务是宗旨!”

……

冲锋!这是一名军医的责任,更是一名战士的担当。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大爱情怀,再一次被标刻在历史坐标之上。

是什么让国人的泪水夺出眼眶?

军事医学专家组的三位80后女博士在轮班间隙见缝插针休息片刻。邵龙飞 摄

脱下防护服时早已湿透的衣背,摘下口罩后红肿淤血的鼻梁,治疗室窗边的椅子上一坐下就“秒”睡的身影,用黑色记号笔与名字写在一起的必胜的字样——“周黑鸭加油”“热干面最棒”……进入红区前高高举起手臂竖起大拇指的背影,传递的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军队乐观、积极的力量。

在最危险的重症感染区上了5个小时夜班的护士说:“名字就不要播了,妈妈知道会担心。”躲开了镜头的采访。可是,纵使秀发不再飘逸、压痕刻在脸上,白衣战士还是那般漂亮。

是什么体现出军人的担当?

是除夕夜与女儿泪别的“迷彩妈妈”,是视频聊天中才会出现的“全家福相框”;是负责改造传染病房的护理组长手中改了十几遍的图纸,是连续奋战的医疗队员们一床床没来得及拆开的被装;电话连线中分队指挥员的声音嘶哑得让人心疼,再不复出征之夜的清脆响亮,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那位突然失去母亲的护士,向家的方向含泪鞠躬后,又马上投入到战场。“怕肯定是有的,但我不后悔!”“我是危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我有理由第一个上!”“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场共同的冲刺。”“我只是去了军人该去的地方!”

……

白衣战士急如星火的脚步恰如震撼人心的音符,跳动在这首与死神搏击的交响。“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旋律在脑海中激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