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做“最贴心的知心人”


■荣英鹏

近期,某单位赴基层开展调研座谈时,一位带兵人坦言自己陷入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困境。他说,明明和战士们吃住在一起、工作训练在一起,却很难走进彼此的内心,仿佛他们中间有一堵看不见的墙,让他非常苦恼。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为何朝夕相处的人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谈心未能交心。有的带兵人身在兵中不知兵,不了解官兵所思所好,情感上很陌生;有的带兵人没有把战士反映的问题放在心上,没有及时解决。二是服从未必服气。个别带兵人说的和做的不一致,人前和人后不一致,课上和课下不一致,导致教育者没有说服力。三是教育能力“透支”。“网生代”战士见识广、脑子活,一些带兵人知识储备不足,对教育内容一知半解,导致在年轻战士面前,大道理讲不圆,小道理又讲不好。

思想政治教育是撬动人的灵魂、贯注人的思想、走进人的内心的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工作不走心,官兵的心就走。而出现“最熟悉的陌生人”现象,本质上暴露的是一些基层单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规范、不科学、不走心等问题。

“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军事训练不过硬,遇战即溃;政治工作跟不上,不战自溃。正因如此,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暖心才能交心。一线带兵人需用真心换真心,平时多留心、多关心,做好“五同”“四知”的同时,掌握官兵现实思想动态,及时出面解决困难,成为战士心中的“知心人”。取得官兵的信任,就取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同频才能共振。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当下社会,千人千面是带兵人要面对的一道现实课题。“2G思维”无法适应“5G时代”,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只会导致教育僵化、浅表化、低智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势在必行,内容革新、思维革新、表达革新、行为革新,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教育才能更走心、更生动。

信服才能心服。早在我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人民军队的管理‘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 战争年代,有的指挥员文化水平不高,讲不出华丽的词藻、高深的道理,但在战场上,只要振臂一呼应者如云,因为他们“做的比说的实在”。战士们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信服了,自然愿意跟着做。“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正是我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所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带兵人绝不可成为战士“最熟悉的陌生人”,而要当他们“最贴心的知心人”。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时刻把官兵冷暖放在心头,把解决战士们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现实问题综合起来,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官兵想强军、谋强军、干强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汇聚起全面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的强大意志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