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3月,生机勃勃。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学员十七队收到了新鲜出炉的“荣誉单”:在学院第四届军事体育运动会上收获集体5公里项目冠军奖牌,并在多个项目的激烈争夺中摘金夺银;21名学员的成绩排名提升50名以上,32名学员登上学习训练标兵“龙虎榜”,36名学员被评为教育管理先进个人,52名学员在各类比武竞赛活动中获奖……
数字背后,是实打实的学习成效;迷彩衣下,是攀登不止的雄心壮志。这是全院人数最多、人员组成最复杂的一个学员队。180名学员分别来自陆军、海军、火箭军、联勤保障部队、战略支援部队,入学前曾在特战、工兵、防化、警卫等40余个专业岗位工作。他们佩戴中士、下士和上等兵军衔走进学院,靠拼搏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
秋山如妆,硕果累累。
喜人的丰收景象里,在训练场上拿枪操炮至少摸爬滚打两年的二班学员郭俊嘉,放下重重的行囊,捧起厚厚的书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听课。
然而,入学的兴奋劲儿还没消失,郭俊嘉便开始走神儿:理论记不住,问题答不出,作业写不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亘在他面前。他彻夜难眠,心中五味杂陈,给父母打电话说“不想上了”。
郭俊嘉的“水土不服”,引起了队长廖文宇的关注。他让两名学员与郭俊嘉结成帮带对子,协调教员为郭俊嘉提供帮助,还不时抽查郭俊嘉的作业。渐渐地,郭俊嘉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上课时不懂就问,下课后主动找同学补习,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最终,郭俊嘉拿到全队第15名的好成绩。
学习上遭遇“拦路虎”的,并非郭俊嘉一人。面对学院第一学期开设的12门课程,有的学员“望课兴叹”,有的学员因为啃不下“硬骨头”急得团团转。他们的脑海里不断浮现一个硕大的问号:曾经走过“兵之初”的我们,“学之初”的路应该怎么走?
众多学员的困惑,廖文宇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从军队院校毕业后,他在排长、连长和指导员等基层岗位一干就是1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带兵经验。炽热的话语尽显豪迈:“咱们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同唱一首歌,现在到了同爬书山的时候,即使挡在面前的是喜马拉雅山,也要手拉手翻过去!”
话说得坚定、事做得到位,是做人的品格,也是廖文宇带兵的信条。一连几个月,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用在帮助学员提高成绩上:每天组织课代表收集学员的学习难点,请教员课前答疑或者到队里补习;十天半月搞一次测试,安排30多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员与基础薄弱的学员结成帮带对子。他还找来课程教材自学,成了自习室里的“辅导教员”。有几次轮休,他都没顾上回家。
廖文宇的言行,激励着八班学员杨栋。他按照廖文宇教的学习方法,课堂认真听讲、课下反复练习,横下一条心往前赶。他把不好记的英语单词和短语抄在本子上,装在衣兜里,一有时间就掏出来背记。
杨栋咬定目标、攀登不止,令三区队长彭云飞既佩服又感动。他主动靠前负责包干杨栋,给杨栋辅导功课、检查作业。八班的学员对杨栋的学习格外上心,每天吃过晚饭轮番出题考杨栋,雷打不动地坚持了3个多月。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学期结束,杨栋的成绩排名出人意料地提升了95名。
来自海军陆战队的学员范明洋,浑身都有股“牛”劲儿,各项工作都冲在前面,只是数学基础十分薄弱。一些学习尖子一起上阵帮带,让他深受感动,决心奋力一搏。课桌前、灯光下,留下他与同学切磋的身影。有一天,他刷题到深夜,半睡半醒之间觉得有道题做错了,随手掀开被子,猛然从床上爬起来跑进学习室……
一个队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整个学员队拧成一股绳冲刺,干部骨干带着学员一起打冲锋;学员们化压力为动力,白天强化知识学习,晚上结对帮带补习……在集体力量的推动下,学习问题越查越细,改进措施越定越实,冲锋步伐越走越快,留下一个个勤学苦练的动人故事。
二
“李杰,当区队长是荣誉更是责任,需要无私奉献,有时可能会被误解,还有可能耽误学习和训练,你愿意干吗?”
“我愿意!”
“你怎么把区队带好?”
“凡事带头干,先把自己豁出去!”
暑气蒸腾,队干部问得直截了当,李杰答得斩钉截铁。
知责更尽责,知重更负重,担任六区队长的李杰决心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基础体能训练是六区队学员的一个短板,李杰采取课上练与课下练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区队加速提高成绩。烈日下,两名学员跑着跑着想放弃,李杰左手拉一个、右手拽一个,拼尽全力往前奔跑,汗水一滴一滴砸在跑道上……
一段时间下来,李杰跑5公里和3公里成绩跻身大队前3名、武装5公里成绩位居学院第7名。深受感染的区队学员,加班加点练本领、闯难关,训练成绩直线上升。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胆魄和毅力,为他们插上圆梦的翅膀。
“任务在,我就在”是刻在二区队长郑子扬骨子里的执念。2022年11月初,学院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英语配音活动。消息一公布,很多学员把头埋得很低,生怕被队干部点名。尽管英语基础并不十分扎实,郑子扬还是受领了为学员队争光的“特殊任务”。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连十几天,郑子扬利用业余时间把党的二十大报告读了很多遍,上网寻查素材反复诵读。比赛那天,他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三等奖,为学员队赢得荣誉。
在郑子扬的带动下,二区队学员更加珍惜每一次参赛机会。学院举办英语党史比赛,每个学员积极报名。赛前那些天,大家加油学习准备的场景令人动容,英语教研室的教员多次到连队“开小灶”。最终,十九班的李志航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
“其他学员队领先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干部骨干们硬碰硬往前闯,实打实奋力冲,接连啃下一个个“硬骨头”,立起鲜明的导向:处处争第一,事事做样板,向战场、向一流、向胜利前进。
2022年秋末冬初,军事体育运动会揭开序幕。学院独辟蹊径,由比尖子到赛群体,5公里项目规定参赛人员比例为85%。十七队参赛学员像脱缰的野马,拼命奔跑,最终摘得那枚闪亮的金牌。
三
“十八班的张学文很不简单,克服自身困难,时间不长就把3公里的成绩提高了30秒,这种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值班区队长牛晓博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响成一片。站在队伍中的张学文不由得把身体向上挺了挺,心想:这么微小的进步也值得表扬吗?
体能基础弱、身体偏胖,像两座大山一样把张学文压得抬不起头来。学员队几次测试3公里,他都没有及格。深夜躺在床上想到这些,他心中的不甘越发强烈,决心奋力一搏。军体课上,他主动提高标准,铆足了劲儿跑;休息日,他总是在操场上比别人多跑几圈;他制订了减肥计划,严格控制饮食……测试那天,他身体不舒服,站在起跑线上直冒虚汗,冲出不到500米便有些支撑不住。他伸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咬紧牙关向前冲。使出全身力气跑到终点,听到干部骨干表扬自己成绩有进步,他的疲惫一扫而光,浑身充满自豪感与成就感。
“如果成不了最优秀的学员,就做最努力的那一个。”高调的表扬、热烈的掌声、赞许的目光,拨动了张学文的心弦。他每天早早起床加练体能,熄灯后再到学习室看一会儿专业理论教材。拿到全部课程的“合格证”后,他暗暗为再攀新高积蓄力量。
奋斗的种子播下去,精神的力量聚起来。从入学第二周起,二区队瞄着“青春活力之队”的目标精心设计,每周评选“学习能力个人”“训练能力个人”“教育管理能力个人”。入选者收获成长,大步行进在希望的春天里。
四班长任振发第一次到学院深造,是作为部队选派来参加集训的骨干,取得不错的成绩。当他以学员身份重返学院,全新的技能、复杂的理论让他眉头紧蹙。但成为优秀学员的梦想,使他心里的杂念消失殆尽,只剩下一个字——学。
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不断加码的力量训练,让任振发的胳膊更加有力;长时间坐在自习室和教室内学习,锻造了他与“拦路虎”拼杀的铠甲……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任振发的学习成绩稳稳排在区队前两名。
“奋斗中的每一分坚韧,都需要我们为之大声歌唱。”任振发努力向上攀登的故事,不断被挖掘出来。有一天,他被推上“个人成长分享会”的讲台,许多同学听了他的故事怦然心动:青春因奋斗而无悔,人生因拼搏而美好,任振发能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能做到。
火热的校园,追梦的青春。许多学员用坚韧与努力破茧成蝶,“偶像级”标兵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胸怀作家梦的阚世界苦练文笔,发表了多篇新闻作品;张见博览群书,总能把很多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成为读书分享会上赢得掌声与笑声最多的人;从高中就开始练球的彭云飞,奔着国家级篮球裁判的目标冲刺,收获“篮球小王子”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