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本 色


■李弘非 李 敏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

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一栋老房子里,97岁高龄的离休干部李剑锋,轻轻摩挲一张褪色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副年轻英俊的面孔,那是李剑锋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张道平。李剑锋说,凝视老照片,与张道平相识的场景历历在目,谆谆教诲言犹在耳。

1942年春节之后,时任邳睢铜地委组织部长的张道平到铜山县蹲点,偶然看到少年李剑锋写的《失学苦》《为什么要组织农救会》两篇作文,感到李剑锋很有思想,是个好苗子。一天,张道平找到李剑锋,亲切地交谈起来。张道平递给李剑锋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强调说:“你说共产党好,怎么好法,你要好好看、弄清楚,将来就这么办,明白吗?”李剑锋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本书,更不清楚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鼓劲儿:一定要好好学,绝不辜负部长的期望。

李剑锋把书中的小标题、名言警句认真记下来,用纸包上保存起来。他大概懂得,共产党是干大事的,从事的工作伟大而艰苦;为了干事业,可以牺牲一切,赔上性命也不怕。还书的时候,张道平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共产党为穷人干大事,不怕苦不怕死,实在了不起,将来我也这么干。”张道平扶着他的肩膀,笑道:“小鬼,你理解得很不错,有收获。希望你以后就这么干。”张道平又拿出陈云同志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嘱咐他:“你再看看这本书,争取能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直跟着共产党走下去!”

在张道平的指引下,李剑锋逐渐了解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为谁奋斗、怎样奋斗。这些粗浅的认识让他找到人生的方向。

后来,李剑锋入党、参军,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与张道平的联系中断。1946年7月,已是华中野战军九纵队七十七团九连政治指导员的李剑锋,正带领连队为即将打响的朝阳集战斗做战前准备,偶然得知张道平于一年前因积劳成疾,病逝于邳县,被淮北三地委追认为革命烈士,追授“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干部楷模”光荣称号。因战事紧张,李剑锋无暇前去悼念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良师,只能在心里默默哀思。

不畏苦累,不惧生死。李剑锋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福建剿匪等,屡屡负伤,至今身上仍残存4块弹片。“职务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离休后,他积极参加青少年教育及关心下一代工作,讲述革命经历,激励后辈。在此期间,他千方百计找到张道平的后人,多次到墓前祭拜。

“我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他。”初识张道平距今81年,时光没有冲淡记忆,那些闪光的话语引领李剑锋执着前行。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李剑锋给自己确定的目标就是要一辈子跟党走,永远保持先锋战士的本色,学习学习再学习,终生奋斗不停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