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春到阜平


■张金刚

莽莽太行山,巍巍长城岭,悠悠龙泉关。

春风催绽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粉粉嫩嫩,灼灼灿灿,与新发的杨柳、返青的松柏一道,装点着沧桑雄健的“畿西屏障”“晋冀咽喉”,好一派太行春色。

“万里长城·长城岭”的石碑还在,刻录历史风霜的长城、垛口、城门、石砖还在,幽幽松林、离离荒草、漫漫古道还在。伫立城墙,东望阜平,山风阵阵,依稀听到古战场上战马嘶鸣、杀声震天,依稀听到75年前毛泽东同志翻越长城岭的坚定脚步声。

抗战时期,阜平人口不足9万,2万余人参军参战,5千余人壮烈牺牲,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1948年春天,毛泽东同志率领党中央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东渡黄河,路经山西,翻过五台山,跨越长城岭,于4月12日来到晋察冀边区首府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描绘新中国蓝图的巨椽,开始在阜平大地落笔。

长城岭往东的天生桥镇西下关村,有一处雕花门窗、瓦脊飞檐的古朴小院。毛泽东同志初到阜平,便路居于此。那夜,屋里的油灯想必亮到很晚。仅一夜,这里就发生3件不同寻常的大事:刘少奇、朱德根据毛泽东同志指示,在西下关调查土改工作;受毛泽东同志委托,周恩来、任弼时在西下关主持召开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座谈会;毛泽东同志给斯大林发电报,商谈赴苏联访问事宜。

院内外的3棵古楸树,苍劲挺拔,风骨犹健,年年繁花盛开、葳蕤葱郁,与勤劳朴实的村民一道见证着西下关的今昔变化。

人勤春来早。秀丽山水与新建民宿带动的红色旅游、农家体验,草莓、葡萄、樱桃、仙桃等应季果品采摘,引领西下关百姓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喜笑扬眉。

作别西下关,一路向东南,穿过古御道,经过大沙河,来到城南庄。滚滚向东的胭脂河,深情吟诵着“十年驻马胭脂河,抗日反顽除万恶。我来共话艰难史,人民事业壮北岳”的壮丽诗篇。1948年4月13日,毛泽东同志一走进晋察冀军区院内,便兴致勃勃地说:“到了晋察冀,就像当年在江西到了兴国,群众见了我们都笑逐颜开。”

石板甬路、黄墙灰瓦、方格木窗……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3排20余间朴素的太行民居,曾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聂荣臻等同志的起居室、电话室、会议室和作战室。

第3排靠西的一间,是毛泽东同志的宿舍兼办公室。外间为会客室,有两把木椅、一个茶几、一套茶具及一把躺椅。里间放置一张木床,临窗的办公桌上,一盏油灯满是故事。

在这盏油灯下,4月30日晚,毛泽东同志修订著名的“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出成立新中国的动员令:“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口号共23条,字字重如千钧,如惊天春雷,激荡世界。在这盏油灯下,5月1日晚,毛泽东同志以个人名义致函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民盟中央常委沈钧儒,商议“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事宜。一盏油灯,点亮城南庄寂静的小院,更点亮新中国的黎明。

在这座小院,召开了城南庄会议,架构了淮海战役的最初蓝图,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20字方针。在这座小院,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敌机轰炸城南庄事件。望着老槐树下的弹坑、木房柱上的弹痕,沿着院侧小木门走到后山防空洞,似乎看到聂荣臻在炮声隆隆中急切劝说毛泽东转移的紧迫焦灼,似乎听到毛泽东气定神闲的风趣应答:“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在这座小院,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居住工作35天,留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身影。

城南庄西行5公里,有个群山环抱、溪水潺潺、民风淳朴的美丽小村,名叫“花山”。1948年5月18日毛泽东同志到此,居住10天,起草《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修改《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5月27日,毛泽东同志率领党中央离开阜平,前往西柏坡。

穿过林荫路,跨过“思念桥”,便见到那盘转动了近百年的花山石碾,仿佛又听到毛泽东同志在石碾旁与百姓的亲切对话。他对怕打扰他休息、端着簸箕到远处推碾的妇人说:“就在这儿推,以后不要再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推碾。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他对小学教员张冀新说:“一定要教好娃娃,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伫立石碾旁,朗读《毛主席在花山》,唱起《花山石碾小唱》,不由心潮澎湃。我感动于毛泽东同志心系群众、关心教育的为民情怀,找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永恒初心。

花山,真正变得名副其实,是在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让百姓住上漂亮舒适的新居,开起民宿;探索发展林果、紫薯种植,光伏发电;留守妇女自办千层底布鞋手工作坊,并带着写满老区人民支援前线光辉事迹的布鞋登上央视舞台。美好生活的花儿正一朵一朵开在每一位村民的心头。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主席来到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经过10多年不懈奋斗,如今的阜平已脱贫摘帽,建成小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崭新画卷,正在2496平方公里的阜平大地上徐徐展开。

春到阜平,春花绚烂,春意融融。春耕在即,土地已深犁,种苗已备齐。春天的田野,又将开始新一年的繁忙……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